[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件热成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2478.0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2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本特勒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88 | 分类号: | 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80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件 成型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零件热成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的保险杠等零件是直接通过钢板进行冲压完成,抗拉强度为500-600 MPa,随着客户对于保险杠等零件抗拉强度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热作成型技术是同时实现汽车车体轻量化和提高碰撞性能及安全性的最新技术,减轻汽车自身质量是汽车降低燃油消耗及减少排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热成型后的钢板的抗拉强度能达到1400MPa,体现整车安全、环保的法规及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整套热成型系统,并且配合合理的工艺,提高产品的抗拉强度,成型力小,模具损耗小;成型性能好,成型受控;成型回弹小;零件强度指标大幅提高,减重优势明显,最高可减重20%-50%。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汽车零件热成型系统,包括上料装置、压机、加热炉、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装置的前方设有加热炉的进口,加热炉的出口连接压机,压机的前方设有下料装置。
所述的压机的下方设有模具。
所述的热成型系统的工作步骤如下,
(1)上料:将原料钢板按要求进行切割后利用机械手放置于上料装置中;
(2)加热:上料装置的机械手将切割后的钢板放置于加热炉的进口处,利用输送带将钢板输送进加热炉进行加热并输送至加热炉的出口处;
(3)热压成型:输送至加热炉出口处的钢板再进一步输送至压机的铆压区域中,利用模具将钢板铆压成型;
(4)下料:利用下料装置中的机械手将铆压成型的钢板放置于下料装置中。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整套热成型系统,并且配合合理的工艺,提高产品的抗拉强度,成型力小,模具损耗小;成型性能好,成型受控;成型回弹小;零件强度指标大幅提高,减重优势明显,最高可减重20%-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1为下料装置,2为模具,3为压机,4为加热炉,5为上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上料装置5的前方设有加热炉4的进口,加热炉4的出口连接压机3,压机3的前方设有下料装置1;压机3的下方设有模具2。
热成型系统的工作步骤如下:
(1)上料:将原料钢板按要求进行切割后利用机械手放置于上料装置中;
(2)加热:上料装置的机械手将切割后的钢板放置于加热炉的进口处,利用输送带将钢板输送进加热炉进行加热并输送至加热炉的出口处;
(3)热压成型:输送至加热炉出口处的钢板再进一步输送至压机的铆压区域中,利用模具将钢板铆压成型;
(4)下料:利用下料装置中的机械手将铆压成型的钢板放置于下料装置中。
首先,把常温下抗拉强度为500-600 MPa的钢板通过加热炉4加热到800℃以上,使之均匀奥氏体化。然后,送入内部带有冷却系统的模具2内冲压成型,之后保压快速冷却淬火,使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热作成型使材料金相组织发生变化的同时完成零件成型,另原本低强度的钢板转变成一种新型高强度冲压件,使成型件得到强度硬化。冲压件冷却淬火后,强度可达140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本特勒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本特勒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