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核苷类HIV-1反转录酶抑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2563.7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刘金峰;张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14 | 分类号: | C07D471/14;C07D471/04;A61K31/551;A61P3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苷 hiv 转录 抑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核苷类HIV-1反转录酶抑制剂。
背景技术
抗艾滋病新药的研发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依据HIV感染细胞的5个阶段特点,设计合成的抗HIV化学药物可以分成5类,即:侵入/融合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evirapine(奈韦拉平,如以下式(A)所示)是第一代FAD认证的针对HIV-1逆转录酶(RT)的非核苷类抑制剂。HIV-1RT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病毒的RNA转录成双链的DNA,从而实现病毒的不断复制。与核苷类抑制剂相比,尽管Nevirapine的药效较好且副作用较少,但药物的活性很快就被因变异而出现的抗药病毒所限制。对于变异后的HIV-1RT,Nevirapine的效果显著降低。
由于艾滋病毒较高的变异特性,几乎全部的对野生型病毒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当面对变异后的艾滋病毒时,药效便会大打折扣,这也一直是困扰抗艾滋病新药研发的重要难题。因此,亟需一种抗艾滋病新药,不仅具有野生型病毒的抑制作用,还具有对可能发生变异的病毒的抑制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非核苷类抑制剂对变异艾滋病毒的抑制药效不理想,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非核苷类HIV-1反转录酶抑制剂,不仅对野生型病毒有较好抑制效果,而且对于变异后的病毒同样保持较好的疗效。
本发明非核苷类HIV-1反转录酶抑制剂,如以下式(1)所示:
其中,R是N或CH。
在上述式(1)所示本发明化合物中,当R=N,本发明非核苷类HIV-1反转录酶抑制剂的化合物结构如以下式(1-I)所示:
上述式(1-I)化合物(Mnevirapine)的分子式为C15H14N4O2,分子量为282.30。
在上述式(1)所示本发明化合物中,当R=CH,本发明非核苷类HIV-1反转录酶抑制剂的化合物结构如以下式(1-II)所示:
上述式(1-II)化合物(Mnev1)的分子式为C16H15N3O2,分子量为281.30。
本发明还提出了所述非核苷类HIV-1反转录酶抑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中,式(1-I)抑制剂的制备过程为:2-氨基-4-羟基吡啶经过重氮化、硝化、卤化反应生成中间产物3-氨基-2-氯-4羟基吡啶(IV),中间产物IV继续与3-氯-5-甲基-4-甲酰氯吡啶经过酰化反应和环丙胺的取代,并被氢化钠还原生成式(1-I)化合物Mnevirapine。具体地,式(1-I)的制备方法为:2-氨基-4-羟基吡啶与亚硝酸钠在0-5摄氏度下反应生成2-氨基-4-羟基吡啶重氮盐,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生成2,4-二羟基吡啶(I);2,4-二羟基吡啶在浓硝酸和浓硫酸的作用下经硝化反应生成2,4-二羟基-3-硝基吡啶(II),中间产物II与三氯氧化磷、五氯化磷在回流的条件下,生成2-氯-4-羟基-3-硝基吡啶(III);氢气在瑞尼镍的催化下,在氢氧化硼弱碱性条件下还原中间产物III得到3-氨基-2-氯-4羟基吡啶(IV);在60-65摄氏度下以吡啶和环己烷作溶剂,3-氨基-2-氯-4羟基吡啶与3-氯-5-甲基-4-甲酰氯吡啶经亲核取代反应得到3-氯-5-甲基-N-(2-氯-4-羟基-3吡啶基)-4-吡啶甲酰胺(V);产物V与环丙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4-羟基)-2-(环丙基氨基)-3-氯-5-甲基-4吡啶甲酰胺(VI),由氢化钠还原、经亲核反应生成式(1-I)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