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2716.8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7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赵远云;李润伟;王新敏;常春涛;满其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9/00 | 分类号: | B22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去合金法,由包含目标金属元素的前驱体合金固体细料与氢离子反应制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前驱体合金固体细料的制备
选择前驱体合金的配方分子式为:MgaMEbREcCad,其中,目标金属元素TM为所述金属元素ME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ME代表铜、镍、钴、锌、铝、锂、银、金、钯、铂、锡、铅金属元素中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RE代表稀土元素钇、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a、b、c与d代表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含量,并且35%≤a≤90%,0.2≤c≤30%,0≤d≤6%,a+b+c+d=100%;
按照所述的配方称取原料,制备前驱体合金固体细料;
步骤2:去合金反应制备金属纳米颗粒
将上述前驱体合金固体细料与包含氢离子的酸溶液进行去合金反应,该反应在施加剧烈震荡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过程中,控制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使镁、稀土、钙以及其它相对活泼的金属原子优先与氢离子反应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而目标金属原子被游离出来,在剧烈震荡条件下,使该目标金属原子的多孔自组装与团聚趋势被有效抑制,从而得到分散均匀的目标金属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10%≤b≤60%,优选为15%≤b≤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0.2%≤c≤30%,优选为0.5%≤c≤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0.1%≤d≤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前驱体合金固体细料为颗粒状、屑状、条状或者片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前驱体合金固体细料在三维方向上至少有一维的尺寸小于2mm,优选小于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施加的震荡包括超声震荡、电磁震荡、机械震荡、气体搅拌震荡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施加的震荡包括超声震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超声震荡频率为5-500KHz,优选为20-100KHz。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目标金属含有镍与钴时,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不超过0.5mol/L,优选为0.05mol/L-0.3mol/L;所述的目标金属含有铜、锡、铅时,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不超过4mol/L,优选为0.2mol/L-1mol/L;所述的目标金属含有银、金、钯、铂时,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不超过12mol/L,优选为3mol/L-6mol/L。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去合金反应时间不超过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7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