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2904.0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1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S.赫夫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B60K2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宣力伟;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行 机动车 方法 | ||
1.用于运行机动车(10)的方法,所述机动车包括内燃机(12)、至少半自动的变速器(16)以及连接所述内燃机(12)以及所述至少半自动的变速器(16)的离合器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装置(14)根据表征离合器踏板(36)的位置的参量并且根据表征所述机动车(10)和/或所述内燃机(12)和/或所述至少半自动的变速器(16)的运行状态的运行参量进行操纵,其中所述表征离合器踏板(36)的位置的参量是离合器额定力矩(46),并且其中基于所求得的离合器额定力矩(46)求得所述离合器额定力矩(46)的梯度,并且从多个当前的运行参量求得所述离合器额定力矩(46)的当前最大允许的梯度(80),并且所述离合器装置(14)的操纵取决于所述离合器额定力矩(46)的所求得的梯度与所述最大允许的梯度(80)的关系,其中当所述离合器额定力矩(46)的所求得的梯度大于所述最大允许的梯度(80)时,激活调节装置(24),所述调节装置发出修正的离合器额定力矩(5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的离合器额定力矩(50)代替求得的离合器额定力矩(46)并且以所述最大允许的梯度(80)闭合所述离合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未置入空档、操纵制动装置、并且车辆速度(44)小于极限值时,激活所述调节装置(24)以断开离合器。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4)获得至少以下输入参量或者表征所述输入参量的参量:车辆速度(44)、油门踏板的位置(48)、内燃机(12)的实际扭矩(56)、从离合器踏板(36)的位置求得的离合器额定力矩(46)。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从离合器踏板(36)的位置求得的离合器额定力矩(46)小于所述由调节装置(24)发出的修正的离合器额定力矩(50)时,去激活所述调节装置(24)。
6.按上述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运行参量中的至少一个运行参量实现对所述离合器装置(14)的操纵:
-所述机动车(10)的速度(44);
-所述内燃机(12)的扭矩(56);
-所述内燃机(12)的转速(54);
-置入的档位;
-制动踏板(34)的位置;
-油门踏板的位置(48);
-所述离合器踏板(36)的位置;
-所述离合器踏板(36)的位置的梯度;
-从所述运行状态求得的最大允许的梯度(80)。
7.按上述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根据所述运行参量和/或离合器踏板(36)的位置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状态和至少一个第二状态表征,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去激活对所述表征离合器踏板(36)位置的参量的修正或者对所述离合器额定力矩(46)的修正,并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激活对所述表征离合器踏板(36)位置的参量的修正或者对所述离合器额定力矩(46)的修正。
8.按上述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内燃机(12)的转速(54)低于阈值并且未操纵所述离合器踏板(36)时,则断开所述离合器装置(14)。
9.按上述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操纵所述离合器踏板(36)的情况下起动所述机动车(10)。
10.机动车(10)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能够操纵至少半自动的变速器(16)和/或与所述至少半自动的变速器(16)共同作用的离合器装置(14),其特征在于,构造所述调节装置用于实施按上述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特性曲线族(27、28、29)。
12.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含有计算机程序(30),对所述计算机程序进行编程用于实施按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9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