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3133.7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6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南叡;涂超恒;朱南叡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F21S8/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王颖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使用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尤其是有关于一种组装简单的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图1A为公知一种显示装置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显示装置沿I-I’的剖面倒置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以及背光模块120,其中显示面板110是配置于背光模块120上方,且背光模块120包括背板122、光源组件124以及驱动电路板126,其中背板122具有位于对侧的承载面122a与背面122b,而光源组件124是配置在背板122的承载面122a上。
承上述,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亮度高、功率消耗低、使用寿命长、热问题轻微等优势,因此目前市面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多已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以上述的显示装置100来说,光源组件124即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24a以及电路板124b,而这些发光二极管124a是电性接合于电路板124b上。另外,驱动电路板126则是配置于背板122的背面122b,并通过软性电路板130电性连接至显示面板110内部的电路,且用以驱动光源组件124的芯片140以及用以驱动显示面板110的芯片(图未示)均是电性接合于驱动电路板126上。光源组件124的电路板124b则是通过连接器170电性连接至驱动电路板126,以使发光二极管124a与芯片140电性连接。
然而,在显示装置100的组装过程中,必须以人工方式将电路板124b从背板122侧边拉出,并弯折至背板122的背面122b,再插入连接器170以便于电性连接至驱动电路板126,组装步骤相当繁杂费时。此外,电路板124b在弯折处往往容易因多次弯折或是与其他元件摩擦而断裂,进而影响光源组件124与芯片140之间的电性连接,导致显示装置100发生显示异常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公知显示装置容易因用以连接光源组件与驱动电路板的导线断裂而产生显示异常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以使光源组件无须通过额外拉出的导线来电性连接至驱动电路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具有一承载面、一第一背面以及至少一破孔,其中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位于相对两侧,且该破孔贯通该承载面与该第一背面;一第一电路板,配置于该背板的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一布线表面以及一第二背面,其中该第二背面朝向该第一背面,且该第一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二背面;以及一光源组件,配置于该背板的该承载面上,且该光源组件包括:一第二电路板,包括一线路布局以及至少一第二导电接脚组,且该第二电路板具有位于相对侧的一第二布线表面与一第三背面,其中该第三背面朝向该承载面,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而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位于该第三背面,并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且该线路布局位于该第二布线表面并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电性连接;以及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该第二电路板的该第二布线表面上而分别与该线路布局电性连接。
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导电胶,配置于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与该第二导电接脚组之间。
上述的背光模块,该第一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导电接脚组,该第二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二导电接脚组,而该背板具有多个破孔,且各该第二导电接脚组分别对应至这些破孔其中之一,并电性连接于对应的该发光元件与对应的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之间。
上述的背光模块,该第一电路板更具有至少一定位孔,邻近该第一导电接脚组,且该第二电路板更包括一定位凸块,配置于该第三背面且邻近该第二导电接脚组,用以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定位孔卡合定位。
上述的背光模块,该第一电路板更具有至少一定位凸块,配置于该第二背面且邻近该第一导电接脚组,而该第二电路板更包括一定位孔,该定位凸块通过该背板的该破孔而与该定位孔卡合定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一背光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31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堆垛机、自动化物料输送系统及平台
- 下一篇:自动化物料输送系统及其搬送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