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3482.9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8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宋丰明;张霞;焦学然;梁峰;李长有;郭一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缪风举 |
地址: | 467044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复合 生物膜 反应器 | ||
1.一种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包括与蠕动泵相连接的进水管道(2)、安装在进水管道(2)上的水力转子流量计(3)、与气泵相连接的进气管道(4)、安装在进气管道(4)上的气体转子流量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道(2)与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的底部相连通,在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的底部设置有与进气管道(4)相连通的空气扩散管道(13), 空气扩散管道(13)通过管道与烧结石曝气头(14)相连通,在空气扩散管道(13)上方的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内部设置有主反应池支架(15),主反应池支架(15)上设置有生物膜反应挂填料(16),在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中上部外侧套装有沉淀池(6),沉淀池(6)上方连通有缓流池(7),缓流池(7)外侧套装有溢流池(8),沉淀池(6)的底部通过污泥回流口(17)与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相连通,沉淀池(6)下部设置有余量污泥排放管道(10),溢流池(8)下部设置有出水管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为顶部设置有开口的四方体筒状结构,主反应池支架(15)设置在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内侧中部位置,空气扩散管道(13)和烧结石曝气头(14)以及进水管道(2)的入口设置在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底面与主反应池支架(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道(4)活动安装在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内部,烧结石曝气头(14)至少为两个,并且均匀设置在空气扩散管道(13)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6)为倒立的四棱柱漏斗状结构,沉淀池(6)套装在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外侧,其底部与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相连接,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的外壁与沉淀池(6)的内壁形成一个底部密封的空间,污泥回流口(17)开设在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与沉淀池(6)连接位置上部的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上,污泥回流口(17)至少为两个,并均匀开设在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流池(7)设置在沉淀池(6)上方,缓流池(7)的底部与沉淀池(6)相连通,缓流池(7)为中空型四方体结构,在缓流池(7)的外侧套装有溢流池(8),溢流池(8)设置在缓流池(7)中部靠上位置,溢流池(8)的底面套装在缓流池(7)的外侧,溢流池(8)的内壁与缓流池(7)的外壁形成一个底部密封的空间,溢流池(8)的顶面与缓流池(7)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道(9)设置在溢流池(8)的底面,出水管道(9)上设置有出水控制阀门(11),所述的余量污泥排放管道(10)设置在沉淀池(6)下部侧面,余量污泥排放管道(10)上设置有污泥排出控制阀门(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的顶部开口设置在沉淀池(6)和缓流池(7)的中部,缓流池(7)设置在溢流池(8)的中部,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的顶部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低于缓流池(7)顶部开口所处的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6)的顶部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低于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所在的是平面,沉淀池(6)底部开口的形状与调节曝气复合主反应池(1)的外壁形状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控制阀门(11)和污泥排出控制阀门(12)均为电磁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34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种植绿肥法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