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尺蠖成虫引诱剂及含该引诱剂的诱芯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43816.2 申请日: 2013-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3314962A 公开(公告)日: 2013-09-25
发明(设计)人: 孙晓玲;陈宗懋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37/02 分类号: A01N37/02;A01N25/22;A01P19/00;A01M1/02;A01N31/04;A01N35/02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代理人: 吴秉中
地址: 310008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尺蠖 成虫 引诱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通过信息化合物结合诱捕器进行大量诱捕的手段来防治害虫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尺蠖成虫引诱剂及含该引诱剂的诱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Boarmia obliqua hypulina Wehrli)),属鳞翅目,尺蠖蛾科,是我国重要的茶树害虫之一。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和河南等省份的茶园发生严重。除为害茶树外,尚为害樱桃、石榴、枫杨和大豆等植物。在田间属条纹聚集分布型,年发生6-7代,世代重叠严重,产卵量大,经常大量发生。严重发生时可使枝梗光秃,三茶、四茶不能采,树势衰弱且耐寒力差,冬季易受冻害,2,3年后才能恢复原有产量,猖獗发生时可将茶树吃成光杆甚至直接导致茶树死亡。传统的防治手段是喷洒化学农药,如溴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氯氰菊酯等等,但是化学农药的频繁使用不仅造成了茶叶的农药残留,更导致了害虫产生抗药性以及次期性害虫大发生等问题。此外,欧盟对出口茶叶农残检测标准日渐提高(仅2007年就修改了227项),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在茶园病虫防治中大量使用的硫丹、吡虫啉等农药残留的急性毒性超过了ARfD标准即将被禁用,我国茶叶出口必然受到直接影响。近年来,生物农药如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苦参碱和苏云金杆菌(Bt)制剂等也逐渐应用到茶尺蠖幼虫的防治中,尤其在有机茶园中应用更为广泛。然而,上述生物药剂对茶尺蠖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茶尺蠖病毒制剂在1-2龄时喷洒效果最好,茶尺蠖龄期过大则完全无效;苏云金杆菌在田间的防效表现的不稳定且残效期短等等。因此,生产上急需一种操作简单,且行之有效的绿色防治技术。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虫情监控与防治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其具有灵敏度高、安全无毒、专化性强、对天敌及有益生物安全、不污染环境等诸多优点一直是植保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有专家预期:利用信息化合物调控害虫的种群密度是21世纪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茶尺蠖在浙江、江苏和安徽等省份的发生面积逐渐增大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因此,茶尺蠖成虫的种群监测和防治技术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茶尺蠖作为茶园重要的食叶害虫之一,其性信息素的分离、鉴定和人工合成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完成,研究发现(Z,Z)-3,9-6,7-环氧-18碳二烯是引起求偶反应的主要组分,(Z,Z,Z)-3,6,9-22碳三烯、(Z,Z,Z)-3,6,9-24碳三烯和(Z,Z)-9,12-18碳二烯醛是次要成分。遗憾的是,尽管茶尺蠖性信息素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是现有的信息素成分对茶尺蠖成虫的田间诱集效果却不理想,甚至有时完全无效,因而直接导致了目前茶尺蠖信息素不能直接应用于防治和监测的尴尬局面。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学分析技术和生测手段的不断进步,植物挥发物,尤其是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的种类、生态功能及挥发物的田间应用技术等诸多方面引起了化学生态研究者和植保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寄主挥发物(健康或虫害诱导后)可以引诱植食性昆虫的天敌前来捕食或寄生、吸引或驱避植食性害虫、引起临近植株的防御准备。

本申请人已鉴定出茶尺蠖幼虫为害诱导茶树释放的 55种挥发物的化学结构。其中,有17种对茶尺蠖成虫具有触角电位活性,进而利用Y型嗅觉仪的方法筛选出包括3种绿叶挥发物、2种芳香族化合物和1种萜类挥发物在内的6种对茶尺蠖成虫具有行为活性的挥发物,继而利用消减法筛选出一种由3种挥发物组成的有效配方,通过在绍兴御茶村所属茶园的测试结果表明,该配方对茶尺蠖成虫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以其为茶尺蠖成虫的监测和防治提供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能显著引诱茶尺蠖成虫的引诱剂及含该引诱剂的诱芯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该引诱剂以人工合成的挥发物为主要原料,对茶尺蠖雌、雄成虫的引诱效果明显,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使用方便和无污染等特点。

所述的一种茶尺蠖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顺-3-己烯丁酸酯0.5-40份

苯甲醇1.5-120份

顺-3-己烯醛0.5-240 份

2,6-二叔丁基对甲酚0.001-0.2份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001-0.2份。

所述的一种茶尺蠖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顺-3-己烯丁酸酯20-40份

苯甲醇60-120份

顺-3-己烯醛 120-240份

2,6-二叔丁基对甲酚0.02-0.2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3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