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得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4248.8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2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喜;黎燕;肖鹤;韩根成;陈国江;侯春梅;沈倍奋;马宁;邢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781 | 分类号: | C12N5/0781;C12Q1/68;C12Q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得 自身 反应 细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涉及一种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获得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材料包括生物素铰链的dsDNA和链亲和素化的免疫磁珠,应用dsDNA免疫磁珠(生物素铰链的dsDNA和链亲和素化的免疫磁珠联用)方法所分选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体外实验表明所述分选方法能有效分选出高纯度的反应性B细胞。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而且自身免疫病后期对人们生产、生活乃至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加强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将会进一步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而提高对它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这对保障人类健康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组织损伤机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硬化(MS),另一类是自身抗体通过结合组织表面的抗原或与可溶性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而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相关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症肌无力(MG)和sjogren氏综合症等由于自身抗原特异性B细胞耐受缺失而造成的。在自身抗体如IgG相关的众多的疾病中,辅助性T细胞可促进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反应。近来,许多证据显示,在T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紊乱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I型糖尿病中,自身反应性B细胞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现在清楚众多自身免疫紊乱是由自身反应性T、B细胞协调和共同介导的。
为了研究自身反应性T细胞,人们利用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特性来使用四聚体(tetramer)技术分选。四聚体(tetramer)技术是一种可直接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antigen specific T cells,AST)进行标记和检测的方法。该技术利用1个分子的链霉亲合素与4个分子的生物素化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s,MHC)-抗原肽单聚体连接成四聚体复合物,显著增加了其与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的亲和力,因而使AST的测定敏感性大为提高,被诺贝尔奖获得者Doherty教授称之为定量检测AST的金标准(包括抗原特异性效应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Altman JD,Moss PAH,Goulder PJR,et al.Science,1996,274:94]。除此之外,四聚体技术结合细胞表面标志分子、细胞内效应分子染色(如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毒素),以及通过对四聚体阳性T细胞的进一步分选等,可实现对AST活化增殖、凋亡老化及功能的评估,为阐明特定AST在疾病发生、发展及防治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研究手段[Bodinier M,Peyrat MA,Tournay C,et al.Nature Med.2000,6:707.]。MHC-肽与TCR作用的分子基础MHC-肽与TCR作用的分子基础是基于T细胞膜上表位特异性TCR对抗原呈递细胞(APC)、靶细胞表面并与MHC分子结合成复合物[Romero P,Dunbar PR,Valmori D,et al.J Exp Med,1998,188:16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42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型结构装配工装
- 下一篇:一种箱体自动定位焊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