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成本可大热输入焊接高强韧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4706.8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自成;徐国栋;李先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54;C21D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成本 可大热 输入 焊接 高强 韧性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低成本可大热输入焊接高强韧性钢板,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
C:0.030%~0.060%
Si:≤0.10%
Mn:1.50%~1.80%
P:≤0.013%
S:≤0.002%
Ni:0.05%~0.20%
Cr:0.90%~1.30%
Nb:0.008%~0.020%
Als:0.040%~0.070%
Ti:0.007%~0.013%
N:≤0.0050%
Ca:0.001%~0.004%
B:0.0006%~0.0014%;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夹杂;
且上述元素含量必须同时满足如下关系:
C、Mn之间的关系:Mn/C比在25~55之间;
[(%C)+(%Mn)/6]×(%Si)≤0.035;
(%Mn当量)×(%Cr当量)≥2.7,Mn当量=Mn+0.65Ni+0.27Cr,Cr当量=Cr+0.33Mn+0.26Ni;
Ca处理,且Ca/S在0.80~3.00之间;
Ti/N在1.5~3.0;
Pcm≤0.22%,Pcm=C+Si/30+(Mn+Cu+Cr)/20+Ni/60+Mo/15+V/10+B;
成品钢板的屈服强度≥550MPa、抗拉强度≥650MPa、-20℃的Charpy冲击功(单个值)≥100J,成品钢板的显微组织为细小的弥散分布的贝氏体,平均晶团尺寸在15μ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可大热输入焊接高强韧性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铸造
按上述成分冶炼、连铸铸造成连铸坯,中间包钢水浇铸温度≤1545℃,采用电磁搅拌或连铸坯轻压下工艺,轻压下率控制在3%~6%之间;
2)加热
采用板坯低温加热,加热温度1050℃~1100℃;
3)轧制
第一阶段为再结晶轧制,在完全再结晶温度范围内,大轧制道次压下率进行连续轧制,确保变形金属发生动态/静态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轧制道次压下率≥8%,累计压下率≥50%,第一阶段终轧温度≥950℃;
第二阶段采用控制轧制即未再结晶轧制,控轧开轧温度800℃~860℃,轧制道次压下率≥7%,累计压下率≥50%,终轧温度780℃~840℃;
4)冷却
未再结晶控轧结束后,钢板立即运送到加速冷却设备处,钢板传送时间≤15s,随即对钢板进行加速冷却,钢板开冷温度770℃~830℃,冷却速度≥6℃/s,停冷温度380℃~600℃;
钢板从停冷结束到入加热式缓冷坑保温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大于30min,缓冷工艺为钢板温度表面大于300℃的条件下至少保温24小时,保证超厚钢板脱氢充分,防止产生氢致裂纹;
5)回火工艺
钢板回火温度500℃~650℃,回火保温时间≥(1.0~2.5)×成品钢板厚度,钢板厚度单位为mm,时间单位为min;回火结束后钢板自然空冷至室温;获得的成品钢板的屈服强度≥550MPa、抗拉强度≥650MPa、-20℃的Charpy冲击功(单个值)≥100J,成品钢板的显微组织为细小的弥散分布的贝氏体,平均晶团尺寸在15μ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47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