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公有云架构及其虚拟化资源自适应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5199.X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8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徐达宇;杨善林;章政;罗贺;丁帅;丁静;范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9/5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有 架构 及其 虚拟 资源 自适应 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的公有云架构及其自适应虚拟化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云计算以承诺向用户提供具有充分可扩展性、灵活性的计算、存储及其它应用服务资源而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这些承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不仅需要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还需采取迅速有效的虚拟化资源配置机制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满足用户需求。
在云计算实施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良好的平台架构显得尤为重要,它需要能够根据云计算资源需求的变化情况以尽可能迅速的方式进行自适应调整,并进行高效的资源配置。在以往的研究中,文献(Q.Zhu and G.Agrawal.Resource provisioning with budget constraints for adaptive applications in cloud environments.In Proceedings of the19th 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 Performance Distributed Computing,2010,pp.304-307.)中,作者设计、实施并评估了一个云计算环境下支持应用动态自动部署架构,该架构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同时,能降低资源消耗和运营成本,实现云计算资源的高效利用。文献(R.N.Calheiros,R.Ranjan,and R.Buyya.Virtual machine provisioning based on analytical performance and qos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s.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Processing(ICPP),2011,pp.295-304.)中,作者提出一种能自动适应高度动态化的环境和及时应对应用程序工作负载的变化的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以此来最终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QoS)。文献(S.J.Malkowski,M.Hedwig,J.Li,C.Pu,and D.Neumann.Automated control for elastic n-tier workloads based on empirical modeling.In Proceedings of the8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nomic computing,2011,pp.131-140.)中,作者提出了一种多模型控制器,综合利用水平尺度模型(Horizontal Scale Model)、经验模型(Empirical Model)、工作流预测模型(Workload Forecast Model)对云计算的资源配置进行全面管理,选取最优资源分配策略,使得该模型具有优良的自适应能力,具有很高的SLA保障能力,有效地提升了云计算应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此外,在专利申请201210048342.1(一种弹性云计算平台下工作负载的调度方法)中,作者(曹军威,张帆)提出了一种弹性云计算平台下工作负载的调度方法的发明;在专利申请201010238329.3(云资源池的JEE应用资源弹性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中,作者(赵欣,李树贤)提出了一种云资源池的JEE应用资源弹性调度方法的发明,在云计算环境中部署JEE应用,对所部署的JEE应用配置弹性策略,监测应用的业务访问量,并根据监测结果为应用动态分配资源;在专利申请201010550085.2(支持弹性云计算平台开发的资源外包方法)中,作者(窦万春,齐连永,王励民)提出了一种支持弹性云计算平台开发的资源外包方法的发明,在确定了云计算平台终端用户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之后,对候选资源进行匹配、评估和排序,最终选取最优外包资源提交给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51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