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的新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45213.6 申请日: 2013-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3349353A 公开(公告)日: 2013-10-16
发明(设计)人: 王晓凯;许树修 申请(专利权)人: 王晓凯;许树修
主分类号: A24B15/18 分类号: A24B15/18
代理公司: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代理人: 董金国;张素静
地址: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食用菌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新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用菌制作无烟草香烟的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国际市场销售的香烟,都是用烟草作为原料生产的,其最大的特点是:消费者一旦吸食就会产生烟瘾,并吸引了庞大的消费人群争先消费,从而推动了世界各国烟草业的大发展。虽然烟草业给各国政府带来了巨额的税收,但吸食烟草香烟也给所有烟民的身体带来危害。烟草香烟被点燃后,所产生的烟雾中有大量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质,不但影响了吸食者的健康,所污染的环境也危害了被动吸烟者得健康,因此各国政府都相继推出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并试图规劝烟民戒烟,但效果并不明显,各国香烟产量还是有增无减。因此,国内各科研组织又发明了很多药物戒烟或替代烟草香烟的电子烟条,仍不能使大多数烟民戒烟。

因此,开发低毒害的香烟成为人们努力的目标,中国专利CN200510127388.2开发了一种虫草烟,其中北冬虫夏草的重量份数为1~20,烟丝的重量份数为80~99,具有补肺益肾的作用。中国专利CN201210280929.5开发了一种烟草中添加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的香烟,发现主流烟气中的某些有害成分的含量,如烟气苯并芘、烟草特有亚硝胺、烟气气相自由基等,降低幅度在10-25%之间;卷烟燃吸时,烟气无异味,有生津、润喉、利痰等作用。但是在这些专利中,烟草仍旧是主要成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吸烟危害健康的事实。

国外还开发出了多种利用香料及其他辅料和烟草混合的混合型香烟,旨在降低烟草含量,从而降低吸食香烟后尼古丁和焦油的产生量,但仍不能杜绝尼古丁和焦油的产生,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吸烟危害健康的事实。

食用菌是可被食用而不含有对人体有毒害成分的微生物菌类。由于菌类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受到了多数人的喜爱,并且多种食用菌已经可以实现人工培育,多数食用菌是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动植物残体作为原料生产的,经济性好、环保性高且容易获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的新用途,以食用菌完全替代烟草,生产对人体安全无害,且与传统香烟具有相似的口感、香气和色泽的香烟。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食用菌香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干燥的食用菌子实体作为烟丝用于无烟草香烟制备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食用菌选自担子菌亚门或子囊菌亚门。

本发明所述的食用菌选自蛹虫草、冬虫夏草、香菇、榆黄菇、松口蘑、杏鲍菇、茶树菇、云芝、木蹄、裂褶菌或松萝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本发明通过普通烟草香烟的制备方法制备。

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操作步骤制成香烟:

步骤一:烘干或晒干食用菌,使其含水量为8%~15%;

步骤二:辊压法制成0.7~1.2mm厚的薄片;

步骤三:加潮法将上述步骤所得的薄片回潮至含水量为15~30%;

步骤四:制成的薄片切丝后烘干成烟丝,烘干后水分的含量为8~15%;

步骤五:添加0~10%的香料和/或香精调味;

步骤六:香烟制备。

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操作步骤制成香烟:

步骤一:烘干或晒干食用菌,使其含水量为8%~15%;

步骤二:辊压法制成0.7~1.2mm厚的薄片;

步骤三:添加0~10%的香料和/或调味;

步骤四:制成的薄片卷制成烟卷直接用于香烟制备。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食用菌烘干或晒干后过筛清除杂质和灰尘。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干燥的食用菌子实体的粗纤维素含量为0.8~20%重量百分比,蛋白质含量为9%~41%重量百分比,水分含量为8~15%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所述的食用菌是指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类的总称,如香菇、猴头菇、草菇、金针菇、冬虫夏草、翘鳞香菇、平菇、白灵菇、蘑菇、凤尾菇、松口蘑、竹荪、羊肚菌、牛肝菌、滑菇、猴头、灰树花、茯苓、天麻蜜环菌、双孢蘑菇、巴西蘑菇、大肥菇、榆黄菇、鲍鱼菇、盖囊菇、杏鲍菇、白阿魏菇、红平菇、元蘑、黄伞、柱状田头菇、鸡腿菇、长根菇、大球盖菇、蛹虫草、猪苓、斑玉蕈、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洛巴口蘑、牛舌菌、褐灰口蘑、美味蘑菇、茶树菇、天麻蜜环菌、斑玉蕈、云芝、木蹄、裂褶菌和松萝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凯;许树修,未经王晓凯;许树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5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