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5882.3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永强力加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6 | 分类号: | F16C19/16;F16C33/58;F16C35/077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32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轴承。
背景技术
过去由铸铁材料铸造的许多机器(如动力、电机、水泵等)的零部件(如机壳、端盖等),存在工件表面粗糙、笨重、生锈、制造工艺复杂等缺陷。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这些零部件基本上已被铝合金压铸件所取代,铝合金压铸件具有重量轻、外形美观平整光滑、不生锈、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当机器长时间工作时,机器温度升高,零部件产生热胀现象,由于铝合金材料热胀系数大于轴承钢热胀系数,使热态下轴承室内径尺寸比轴承外径尺寸大;因此,使用普通轴承热态下会存在轴承跑外圈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可有效防止轴承在运转中可能出现跑外圈的现象。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轴承,包括轴承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密封盖和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一偏心槽,且该偏心槽内覆有一止动环。
较佳地,所述偏心槽邻近轴承外圈的一端部设置。
较佳地,所述偏心槽的深度从底部至顶部逐渐加深,且该偏心槽的偏心距为0.5~0.7mm。
较佳地,所述偏心槽最深处的深度为T,最浅处的深度为t,槽宽为B;所述止动环为一开口弹性部件,该止动环的厚度为h,宽度为b,且t<h<T,b<B。
较佳地,还包括一用于安装所述轴承的轴承室,该轴承室的内壁具有一定位槽;所述止动环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一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凸部,所述凸部对应于偏心槽的最深处设置,该凸部的顶端与底端之间的距离为H,且H>T。
较佳地,所述止动环的首、尾两端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防止轴承在运转中可能出现跑外圈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轴承的横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轴承(除去滚动体、保持架和密封盖)的径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偏心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偏心槽的径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止动环的径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轴承安装于轴承室内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轴承与轴承室的配合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轴承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和图6-7,一种轴承100,包括轴承外圈1、滚动体2、保持架3、密封盖4、轴承内圈5和一用于安装所述轴承100的轴承室6;所述轴承外圈1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一偏心槽11,且该偏心槽11内覆有一止动环7。所述轴承室6的内壁具有一定位槽61,此定位槽61在电机铝合金端盖压铸时已成型。
请再参阅图3-4,所述偏心槽11邻近轴承外圈1的一端部设置,因为轴承外圈1在此处的厚度较厚,在此设置偏心槽11不会影响轴承外圈1的强度。所述偏心槽11的深度从底部至顶部逐渐加深,且该偏心槽11的偏心距e为0.5~0.7mm(大轴承取大值),所述偏心槽11最深处的深度为T,最浅处的深度为t,槽宽为B。因为偏心距e的存在,使偏心槽11各处自槽底到槽口的深度形成深浅不同的槽,当轴承外圈1(含止动环7)装入轴承室6后,偏心槽11槽口被轴承室6覆盖,由于止动环7厚度大于偏心槽11最浅处的深度,当轴承外圈1转动至某一位置(即槽深=止动环7厚度h)时,止动环7端部将嵌在偏心槽11槽底与轴承室之间,所以轴承外圈1能被卡住而不动。
请再参阅图5-6,所述止动环7为一开口弹性部件,该止动环7的厚度为h,宽度为b,且t<h<T,b<B。所述止动环7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一与所述定位槽61相配合的凸部71,所述凸部71对应于偏心槽11的最深处设置,该凸部71的顶端与底端之间的距离为H,且H>T,使得热态下轴承外圈1和止动环7跑动时,止动环7可卡于轴承室6的定位槽61内。所述止动环7的首、尾两端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可使轴承100在包装、运输或安装在机器轴上以及流转过程中(轴承未装入轴承室内),止动环7始终会卡在偏心槽11内而不丢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永强力加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永强力加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5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T-B系烧结磁铁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抗碱水解的粘合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