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高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7233.7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8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盛勇;周佩;郑开元;李兵;郑义文;唐文明;谭伟;陈明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重庆磷复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1B25/38 | 分类号: | C01B25/3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孙人鹏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磷酸铵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改性高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磷酸铵(Ammonium polyphosphate,APP)是一种重要的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于1857年首次通过将P2O5与NH3反应生成,其别名为多聚磷酸铵或缩聚磷酸铵,由于APP的阻燃性能好,无毒抑烟的特点,被广泛用于阻燃领域。
但是,由于APP是一种无机阻燃剂,加工过程中容易膨胀和产生气泡,回收利用困难;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致使其不耐迁移,易吸潮,易水解,甚至会从基体内部迁出,使得阻燃性能难以持久。因此对阻燃剂APP进行改性处理势在必行,表面改性处理技术是目前该研究领域的主要改性手段之一,即通过在APP表面制造某种“缺陷”,然后在向“缺陷”中引入化学基团,以达到降低APP水溶性,粘度的目的。APP的生产工艺和改性工艺是分开进行的,因此其能量消耗大、反应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且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性高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将APP的生产与改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高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在五氧化二磷和磷酸氢二铵反应合成APP的生产工艺后期吸氨熟化过程加入改性剂反应制得产品。
进一步,所述改性剂在物料固化时加入。因为是固固反映。
进一步,所述改性剂为三聚氰胺和双氰胺或是它们的衍生物。
进一步,所述改性剂的加入量为物料总量的2%~15%。
进一步,加入改性剂前,物料已完全固化。
进一步,加入改性剂后,反应时间为60~90分钟,所得物料经过气流粉碎。
更进一步,所述APP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在搅拌开启的状态下,按比例向捏合机中同时投入五氧化二磷、磷酸氢二铵和缩合剂;
b、预搅拌10~15分钟,然后开启加热装置;
c、当物料温度升至250℃时,关闭加热装置,同时观察物料的升温速率;
d、当物料温升变缓时,通入氨气直至物料完全熟化;
e、关闭氨气,物料经过气流粉碎即得APP。
更进一步,所述改性剂在d步骤中加入,即通氨10~40分钟后,加大氨气流量,当物料温度降低到210℃时,减小氨气流量,同时加入改性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APP生产工艺与APP改性工艺相结合,主要是利用五氧化二磷和磷酸氢二铵反应合成APP的生产工艺后期熟化过程,就是一个吸氨反应过程,在APP吸氨不充分的时候,即存在所谓的“缺陷的位置”,引入改性试剂直接得到改性APP;将现有技术中的两个高温反应步骤通过一个步骤完成,减少了能量消耗、反应时间,一次性得到了APP改性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的改性APP热稳定性更好,水溶解度能达到0.29g/100ml水,大大改善了其加工和应用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五氧化二磷、磷酸氢二铵和缩合剂,在通氨的气氛下,温度在200~300℃之间,反应生成APP,反应过程可由下列方程式表示:
①
②
混合物料在捏合机内分三步制得II-型APP。第一步,反应温度控制在200~300℃,此时物料为熔体。反应方程式见①;第二步,因为物料熔融会发出大量的热,等到热量释放完毕后,再向熔体内通入氨气,熔体缓慢成晶固化,得II-型APP,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见②。
物料固化后,得到的II-型APP呈酸性,一般情况下需要长时间的吸氨熟化,才能使APP氨化完全,ph值接近中性。结合APP表面活性化工艺,通过加大通氨量对物料进行部分吸氨熟化,当物料温度降到210℃时,加入改性剂。在高温下改性剂与APP形成交联结构或者加成反应而改性,得到水溶性更低、粘度更小的改性APP。
物料是否完全固化主要通过观察捏合机电流来确定,开始通氨后,物料缓慢结晶固化,电流也随之增大;电流达到最大值时,物料不断被捏合打碎,固化即将结束,电流开始减小;当电流到达正常水平,波动不大时,说明物料已经固化完全。
本发明中,加大通氨流量,主要是为了增加氨气浓度,加快吸氨速率,同时带走更多的反应热,使反应体系达到改性工艺所需的温度条件;而加入改性剂的时候,减少通氨流量,主要是为了保证氨气氛的前提下,使改性剂更好的参与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重庆磷复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中化化肥有限公司重庆磷复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7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衬层防粘辊装置
- 下一篇:密炼机下顶栓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