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7652.0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简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兆华 |
主分类号: | F02B75/32 | 分类号: | F02B75/32;F01L1/12;F02F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背景技术】
据调查,现有摩托车发动机大致分两大类,其特点分别为:
1、顶杆机:优点:价格较低。缺点:振动大,噪声大,排气污染物较
高。
2、链条机:优点:振动较小,噪声较低。缺点:价格较高,排气污染
物较高。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重新研制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它能有效地解决振动大、噪声大、排气污染物高等问题;它具有结构紧凑,传动稳定,散热性能好,噪声小,节能减排、且价格适中的特点,是一种技术性优越的产品。
本发明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它包括:
曲轴箱,其包括左曲轴箱体和右曲轴箱体,所述左曲轴箱体和右曲轴箱体组装后形成腔体;
曲轴和连杆组件,所述曲轴套接于连杆,所述曲轴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平衡轴组件,其位于所述腔体内并设于所述曲轴的一侧,并与所述曲轴配合动作;
缸体,所述缸体内置活塞体,所述活塞体连接所述连杆在所述缸体内作往复运动以驱动所述曲轴;
凸轮轴,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上方的座体上,所述凸轮轴上设有摇臂凸轮,所述凸轮轴的轴心平行于所述曲轴转动轴心;
气门摇臂轴,设置于所述凸轮轴两侧,所述气门摇臂轴套接有气门摇臂,所述气门摇臂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摇臂凸轮配合转动,以实现气门阀的进气或排气;
传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曲轴和所述凸轮轴,所述曲轴借助于所述传动装置传递动力并转换转速后提供给所述凸轮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曲轴上的正时主动链轮、设置于所述凸轮轴上的正时从动链轮,绕置于所述正时主动链轮和正时从动链轮的传动链条;在所述传动链条的外侧设有链条导向板和链条张紧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轴组件包括平衡轴体,可拆装组装于所述平衡轴体的平衡从动齿轮,在所述平衡轴体的两端轴颈上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分别固定于左曲轴箱体和右曲轴箱体上;所述曲轴上设置有平衡主动齿轮,所述平衡主动齿轮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啮合,以使所述曲轴带动所述平衡轴体旋转。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平衡轴体上设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间隔设置;
所述平衡块的横截面形状呈半圆形,所述曲轴的中部间隙设置的第一曲轴臂和第二曲轴臂;
所述平衡轴体运转时,所述平衡块位于所述第一曲轴臂和第二曲轴臂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左曲轴箱体和右曲轴箱体,各自独立的由铝或铝合金材料铸造成一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右曲轴箱体上设置有喷油冷却装置;所述喷油冷却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右曲轴箱体上内侧的喷油口,以及由所述喷油口延伸到所述右曲轴箱体外侧的通孔,设于所述右曲轴箱体外侧呈弯曲状的导油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曲轴的一侧连接飞轮体,所述轮体上设有凸起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座体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所述曲轴箱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正时主动链轮与所述正时从动链轮的传动比2:1。
本发明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它能有效地解决振动大、噪声大、排气污染物高等问题;它具有结构紧凑,传动稳定,散热性能好,噪声小,节能减排且价格适中的特点,是一种技术性优越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摩托车发动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摩托车发动机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摩托车发动机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放大图;
图7为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曲轴和平衡轴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左曲轴的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左曲轴的内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左曲轴的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左曲轴的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兆华,未经简兆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7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