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石流拦砂坝溢流口过流流量测算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48680.4 申请日: 2013-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3321190A 公开(公告)日: 2013-09-25
发明(设计)人: 游勇;林雪平;柳金峰;赵彦波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主分类号: E02B8/06 分类号: E02B8/06
代理公司: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代理人: 王璐瑶
地址: 610041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泥石流 拦砂坝 溢流 流流 测算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泥石流拦砂坝溢流口过流流量的测算方法,及其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泥石流是中国山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具有发生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大冲淤、破坏力极强的特点。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向山区延伸和自然环境趋于恶化,泥石流爆发范围和频率正在逐年增大,所带来的危害也更加严重,为了保障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泥石流防治治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拦砂坝由于具有防治效果好、施工及维护方便、使用周期长、造价低等特点,是目前防治泥石流灾害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工程措施。

随着拦砂坝工程的大量实施,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工程实际问题。例如在采用拦砂坝对泥石流沟进行治理时,拦砂坝溢流口的设计是坝体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溢流口过流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泥石流翻坝冲刷坝肩从而威胁坝体稳定性,溢流口过流能力过大则相应的拦砂坝库容减小从而影响坝体的拦蓄能力,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对溢流口的过流能力进行校核测算。

目前,对拦砂坝溢流口过流能力的校核测算方法做出明确说明的主要有《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王继康,1996)和日本河川建设局编制的《河流沙防技术标准》。《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提出矩形溢流口过流能力测算方法为式中B为溢流口宽度,H为泥深,m为流量系数,其中流量系数m一般取1.45~1.55;对于梯形溢流口其仅给出了边坡系数为1:1的计算式,故《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溢流口过流能力测算方法对于梯形溢流口应用性不强。日本《河流沙防技术标准》认为溢流口过流能力可按下式进行测算:式中,C为流量系数,取值范围为0.6~0.66,BB1为溢流口底宽,BB2为溢流水面宽,h为溢流体深度。以上两种方法虽然都明确提出了溢流口过流流量的测算公式,并且也给出了各自流量系数的取值范围,但其流量系数取值范围较宽泛,且没有考虑泥石流性质以及沟道条件的影响,选取标准具有一定随意性,导致计算存在较大误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泥石流拦砂坝溢流口过流流量测算方法及其在泥石流防治工程中的应用,该测算方法基于理论推导,能够合理确定不同泥石流性质和沟道条件下、不同拦砂坝溢流口形状的过流流量大小,可为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提供设计依据,且计算方法有效简便,适应实际工程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出一种泥石流拦砂坝溢流口过流流量的测算方法,所述测算方法的理论推导如下:如图1所示为泥石流过坝溢流示意图,取0-0面作为基准面,对1、2位置列伯努利方程:图1中V1为过坝前泥石流流速,V2为过坝后泥石流流速,Li为断面1、2之间的距离L与淤积纵坡i的乘积,h为过坝前泥深,H为溢流口处泥深。令α2=α,v2=v,H0=kH,可得(k-β)由此可解得式中,α为动能校正系数,β为动水压强分布改正系数,ζ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为流速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H为溢流口处泥深,v为泥石流流速。

如图2推导自由出流情况下的梯形溢流口(边坡系数等于0时即为矩形溢流口)过流流量测算公式。拦砂坝溢流口为梯形,溢流口底宽为b,溢流口边坡系数为m;设泥石流泥深为H,沿顶面向下为Y轴,在y距离处取微元泥深为dy,如图2中阴影部分所示,该部分可视为矩形形状,则该部分面积大小为dA=[b+2mH]dy,过流流量dQ=vdA,在[0,H]范围内积分可以得到拦砂坝溢流口处的泥石流过流流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b为溢流口底宽,m为梯形溢流口边坡系数,H为泥石流泥深;为流量系数,流量系数C可由模型实验得到的经验公式C=-0.85γc+0.02θ+0.24b’/B+1.79进行计算取值,其中γc为泥石流容重,θ为沟道坡度,b’为溢流口宽度(其值等于溢流口底宽和顶宽之和的二分之一),B为坝址处的沟道宽度。

在上述理论推导得到的溢流口过流流量计算公式基础上,考虑溢流口与沟道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溢流口位置系数λ,并通过模型实验得到λ的取值。当溢流口正对沟道中心时,λ为1;当溢流口偏离沟道中心位置时,λ为0.75-0.8。因此泥石流拦砂坝溢流口过流流量的最终计算公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86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