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真空负压玻璃钢管罐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9175.1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7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江;陈柳华;戴云;王振良;尹继国;朱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新核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0 | 分类号: | F16L9/10;B65D1/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玻璃 钢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管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真空负压玻璃钢管罐。
背景技术
用以输送或储存介质的玻璃钢管罐壁厚结构是按受内压设计的,其壁厚结构由内至外通常由内衬层、结构层、外表层构成。内衬层由内表面层及次内层组成,内表面层树脂含量90%以上,次内层树脂含量70%以上,主要起耐腐蚀、防渗作用;结构层树脂含量30%左右,主要起承受荷载的作用,不具备防渗功能;外表层主要起防紫外线及耐老化作用,树脂含量70%以上,厚度通常只有0.5mm,经常会在后加工工序、运输、装卸、安装过程中遭到局部破坏,从而失去外防渗作用。
当上述结构的玻璃钢管罐承受真空负压时,由于外表层局部易失去防渗作用,结构层不具备防渗功能,空气会穿透外表层和结构层,进入到结构层和内衬层之间的界面。内衬层和结构层属于分别成型,层间粘接力较低,在具有防渗作用的内衬层的阻挡下,易造成内衬层和结构层剥离,俗称“内衬吸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在结构层靠近外部的地方,加入一层密封层,从而阻断外部空气进入的通道,达到保护内衬层和结构层的界面免遭破坏的耐真空负压玻璃钢管罐。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真空负压玻璃钢管罐,其壁厚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表面层、次表层、内结构层、密封层、外结构层和外表层,所述密封层位于所述内结构层与所述外结构层中间靠近所述外表层一侧,所述密封层的树脂含量在70%以上,厚度大于或等于0.8mm。
优选地,所述密封层由短切毡制成。
优选地,所述密封层由复合毡制成。
本发明的耐真空负压玻璃钢管罐,将密封层设置于结构层中间靠近外表层的地方,将其保护起来,避免在后加工工序、运输、装卸、安装过程中遭到破坏,从而达到耐真空负压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耐真空负压玻璃钢管罐的壁厚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耐真空负压玻璃钢管罐的壁厚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耐真空负压玻璃钢管罐,其壁厚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表面层10、次表层20、内结构层30、密封层40、外结构层50和外表层60,密封层40位于内结构层30与外结构层50中间靠近外表层60一侧,密封层40的树脂含量在70%以上,厚度大于或等于0.8mm,密封层40由短切毡或复合毡制成。
本发明的耐真空负压玻璃钢管罐,将密封层设置于结构层中靠近外表层的地方,将其保护起来,避免在后加工工序、运输、装卸、安装过程中遭到破坏,从而达到耐真空负压的作用。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核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核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9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计量的LNG加气机
- 下一篇: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用垂直凹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