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9265.0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年年有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1543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红螯螯虾 孵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螯螯虾孵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红螯螯虾又名“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在新几内亚也有分布。我国于1992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进,并首先在广东和湖北两省试养成功,红螯螯虾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淡水虾类,由于食性很广,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欧洲、日本和中国受到市场上的欢迎。
红螯螯虾一年可多次产卵,产卵期一般多在春末夏初开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则是水温;在水温下降至22℃以下则不见有产卵现象,当水温由22℃以上时则逐渐发生交配、产卵现象;因此,由上可知在秋冬季节一般采用孵化装置来进行人工培育,但是目前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以下缺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孵化周期较长、成活率较低等,这就直接导致人工孵化投入的增加,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以上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能有效缩短孵化周期、提高孵化成活率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包括上水箱、温控设备、第一温控感应线、第二温控感应线、第三温控感应线、第四温控感应线、第五温控感应线、第六温控感应线、第七温控感应线、下水箱、第一套管支架、第二套管支架、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所述温控设备和第一套管支架上部均与上水箱连接;所述第一温控感应线、第二温控感应线、第三温控感应线、第四温控感应线、第五温控感应线、第六温控感应线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另一端均与温控设备连接,其中第七温控感应线一端连接下水箱另一端连接温控设备;所述第二套管支架下部连接下水箱;所述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的上部连接第一套管支架、下部连接第二套管支架。
所述上水箱和下水箱采用钢化玻璃制得。
所述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由不透水槽体的外床和透水槽体的内床组成,其中透水槽体上均匀设有透水孔,数量为80~100,透水孔的孔径小于所孵化卵粒。
所述第一套管支架和第二套管支架的上、下方分别设有通孔,数量为4-6个。
所述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的上、下方分别设有通孔,数量与第一套管支架和第二套管支架相同。
所述温控设备包括设在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上方的加温设备和设置在内部的增氧设备,其中加温设备和增氧设备均与温控设备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孵化装置解决了人工孵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缩短了孵化周期、提高了孵化成活率,极大降低资金的投入。另外本发明易推广、能够有效推动红螯螯虾产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上水箱、2-温控设备、3-第一温控感应线、4-第二温控感应线、5-第三温控感应线、6-第四温控感应线、7-第五温控感应线、8-第六温控感应线、9-第七温控感应线、10-下水箱、11-第一套管支架、12-第二套管支架、13-第一孵化床、14-第二孵化床、15-第三孵化床、16-第四孵化床、17-第五孵化床、18-第六孵化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年年有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年年有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9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