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补水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9408.8 | 申请日: | 2013-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2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昀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昀睿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2 | 分类号: | F16K3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水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液位控制装置和太阳能热水器的补水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补水阀。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都需要贮水设备,包括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水箱、集中供热系统的水箱、工矿企业的水塔、消防水池和锅炉补水箱等,在这些设备中应用自动液位控制装置进行补水可以节省人工并且防止水资源浪费。当采用自来水对上述贮水设备进行补水时,应用水位控制阀进行补水是方便和经济的。但现有的水位控制阀是一种浮球阀,浮球和连杆在阀体之外,存在安装使用不方便、易失灵、关闭不严密易漏水、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再生能源,,是所有人都能够分享到的洁净能源。当前,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应用非常普及。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由真空玻璃管集热器和保温水箱组成,通常都安装在屋顶上,保温水箱上的热水出口和自来水进口共用一个接口,设置在保温水箱的下部,保温水箱的上部有排气兼溢水出口,当需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补水操作时,用户在家中手动打开阀门,自来水便通过热水管和保温水箱下部的热水出口进入到保温水箱中,保温水箱中的水补充满足后,便由保温水箱上部的溢水出口经溢水管流出,用户发现溢水管有水流出后,把阀门关闭终止补水。这样的手动操作存在的缺点是:一、浪费人工时间;二、由于不能及时关闭阀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三、在补水时用户不能使用热水;四、补水后的一段时间内用户没有热水可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水位控制阀的缺点和解决太阳能热水器自动补水的问题,设计一种安装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关闭严密不漏水和使用寿命长的自动补水阀,节约人们的时间,并且避免浪费水资源。在太阳能热水器上应用时,在保温水箱的上部不设排气溢水口,热水出口和补水进口分开单独设置,热水出口设置在保温水箱的上部,补水进口设置在保温水箱另一侧的下部,实现太阳能热水器的即时补水,输出热水和补水互不干扰,在补水时,用户仍可正常使用热水,使人们能更方便的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补水阀,其特征是补水阀主要由阀座(13)、内阀壳(7)、阀板(9)、泄压阀芯(18)、浮子(2)和外阀壳(3)组成,其中,阀座(13)上有进水通道(16)、内阀壳的连接口和外阀壳的安装接口,内阀壳(7)的下端连接在阀座(13)的连接口上,外阀壳(3)的下端安装在阀座(13)的安装接口上;内阀壳(7)的内空间构成阀腔(10),内阀壳(7)与外阀壳(3)之间的空间构成水室(4);内阀壳(7)上部的侧面壁体上有出水孔道a(5),补水阀开启时,阀腔(10)通过出水孔道a(5)连通到水室(4);内阀壳(7)内侧的出水孔道a(5)的下侧有密封面a(20),内阀壳(7)的壳顶上有垂直且贯通的滑道(24);浮子(2)设置在水室(4)中;阀板(9)和泄压阀芯(18)设置在阀腔(10)内,阀板(9)的中心有泄压孔道(22)和泄压阀芯(18)的密封面b(21),泄压阀芯(18)上的阀杆(23)穿过阀板(9)上的泄压孔道(22)和内阀壳(7)上的滑道(24)连接到浮子(2)上;阀座(13)上的进水通道(16)有进水接口(14)接入,进水通道(16)连通到阀腔(10);水室(4)低位的外阀壳(3)上有出水接口(8)接出,外阀壳(3)的顶部有排气接口(1)接出,排气接口(1)连通到水室(4)上部的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种自动补水阀,其特征是用泄压活塞(29)替代泄压阀芯(18),泄压活塞(29)与阀杆(23)连为一体,泄压活塞(29)上有密封环(30),泄压活塞(29)和密封环(30)置于阀板(9)中心的泄压孔道(22)中;阀板(9)上有释压孔(26),泄压活塞(29)开启时,阀腔(10)通过释压孔(26)经泄压孔道(22)的上部、出水孔道a(5)连通到水室(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昀睿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衢州昀睿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94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