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蟾蜍室内立体越冬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9623.8 | 申请日: | 2013-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0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童水明;颜冬;龚守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抚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蟾蜍 室内 立体 越冬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蟾蜍室内立体越冬方法,属于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蟾蜍俗称癞蛤蟆,是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动物的统称。蟾蜍体表布满毒腺,能分泌蟾酥。蟾蜍还会经常褪皮,其所褪的皮称为蟾衣。蟾酥和蟾衣都是名贵的中药材, 具有抗肿瘤作用。目前蟾蜍的人工养殖已获得初步成功。
虽然蟾蜍的人工养殖已经获得成功,但仍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蟾蜍是冷血变温动物,冬天水温降到10℃以下时就需要冬眠。现有的人工养殖蟾蜍的越冬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室外越冬,让蟾蜍在野外自行钻入水中或者岸边的泥土中进行越冬。在野外建地窖或在野外放置木框的越冬方法属于这种方式,另一种是在室内越冬,就是在室内将蟾蜍放入缸、盆、桶等装好水的容器或者网具内进行越冬。目前的这两种越冬方式都还不完善,有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 室外越冬,蟾蜍往往因严寒、土壤板结或积水、老鼠等敌害生物的危害等原因导致越冬成活率不高,此外野外越冬也不利于第二年早春繁殖和养殖时集中捕捉;
2. 室内越冬,虽然可以防止敌害生物对蟾蜍的危害,但是蟾蜍越冬时喜欢聚集在一起,经常一只压着一只层叠好几层,特别是在室内用装好水的容器、网具越冬时,由于越冬密度高,蟾蜍往往更容易因为层叠现象,导致下面的蟾蜍被上面的蟾蜍压死或者因为受压致使其无法呼吸而憋死,同时越冬蟾蜍产生的粪便、尿液、皮屑以及死亡蟾蜍等极易污染越冬容器内的水体从而影响蟾蜍越冬成活率和蟾蜍养殖经济效益,根据我们的调查现有蟾蜍越冬技术越冬成活率一般在8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蟾蜍室内立体越冬方法,避免了目前人工养殖蟾蜍越冬方式的上述弊端。为避免上述弊端,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1. 用平整光滑的木板制作特殊的长方体越冬盒;
2. 将准备越冬的蟾蜍放在制作好的越冬盒里面并控制好适宜的越冬密度;
3. 将装好越冬蟾蜍的越冬盒进行立体层放并放在室内进行越冬。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1)用平整光滑的木板制作特殊的长方体越冬盒。所述的特殊的长方体越冬盒和普通的养殖箱、养殖盒不同,是指限制了高度的盒子,即盒子长和宽不限制以方便操作为宜,高度限制为0.1米,盒子内部高度即内空高度为0.05米,同时盒子的四个侧面木板上都钻有6个透气小孔,小孔的直径是0.003米;盒子的四个侧面和底板用钉子固定,盒子顶板不固定,为活动装置以方便放入和取出蟾蜍,盒子必须结构稳定牢固以便进行立体层放。我们发明的这种蟾蜍越冬盒和一般的养殖箱、养殖盒是完全不同的,由于盒子的内部高度限制在0.05米,这个高度只能容纳一只大蟾蜍,蟾蜍无法在里面自由活动,因此蟾蜍越冬不会发生层叠现象,从而避免蟾蜍被压死或者憋死,同时越冬盒不装水,避免了现有的容器装水越冬方式水易污染而影响蟾蜍越冬成活的弊端。
(2)将准备越冬的蟾蜍放在制作好的越冬盒里面并控制好适宜的越冬密度。适宜的越冬密度是指保持每个越冬盒里面放置的蟾蜍以不挤压为度,1平方米面积放置体重50克以上的蟾蜍不超过120只。蟾蜍越冬一般在冬天来临,气温降到10℃以下时开始进行,为提高越冬成活率,越冬前应加强蟾蜍饲喂使其多积累营养。
(3)将装好越冬蟾蜍的越冬盒进行立体层放并放在室内进行越冬。将装好了越冬蟾蜍的越冬盒进行立体层放从而充分利用室内空间。为方便操作,越冬盒立体层放的层数不超过15层。为了保障蟾蜍安全越冬,用一块塑料薄膜盖住所有的越冬盒以利于保温保湿,同时越冬室内安装加温和控温装置并设定当室内温度低于2℃时启动加温装置,当温度高于5℃时停止加温。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上。室内要关闭门窗以防止老鼠等敌害生物入侵。
每周打开门窗和越冬盒检查一次并进行越冬技术处理。现有的蟾蜍越冬方法在蟾蜍越冬期间一般不进行干预,本发明要求在蟾蜍越冬期间每隔一周进行一次越冬技术处理,这里所说的越冬技术处理是指清除死亡蟾蜍,去除蟾蜍粪便和皮屑,清洗越冬盒并用5℃的清洁水清洗一次蟾蜍,再将越冬盒和蟾蜍用5%的食盐水消毒10分钟,之后将蟾蜍放回越冬盒内越冬。在立春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结束越冬,将越冬蟾蜍移到室外进行繁殖和养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抚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96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聚烯烃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态双丝电弧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