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磁共振波谱仪上克服对流效应的梯度匀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9827.1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曹;陈忠;蔡淑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38 | 分类号: | G01R33/38;G01R33/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共振 波谱 克服 对流 效应 梯度 方法 | ||
1.核磁共振波谱仪上克服对流效应的梯度匀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事先制备好匀场线圈的场图;
2)使用频率编码方向包含补偿对流的梯度模块的脉冲序列,或者使用梯度匀场的脉冲序列但是减少样品内部温度差;
3)再用脉冲序列进行两次成像采样,获得采样数据,经数据处理,拟合计算出要调节的匀场线圈的电流变化量,设入硬件;
4)然后进行匀场迭代收敛条件判断,若尚未收敛,则重复步骤3)和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磁共振波谱仪上克服对流效应的梯度匀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使用频率编码方向包含补偿对流的梯度模块的脉冲序列,是在现有的氢核梯度匀场中,在射频脉冲之后要紧随频率编码梯度场(-Gz),来散相横向磁化矢量,以减小辐射阻尼的影响;再经过不均匀作用时间间隔τ的演化后,(+Gz)梯度回波采样信号;由于对流的存在,在时间间隔τ内,频率编码的磁化矢量从空间一点流动到另一点,原先的频率编码产生的相位分布受对流影响而改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磁共振波谱仪上克服对流效应的梯度匀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补偿对流的梯度模块中,用正反两次梯度回波,补偿了频率编码后空间各点液体流动引起的相位变化;紧随射频脉冲(RF)之后,用正梯度(+Gz)施加(Taq/2)时延,来散相横向磁化矢量,减小辐射阻尼的影响;经过不均匀作用时间间隔τ的一半τ/2后,用负梯度(-Gz)施加采样时间间隔Taq时延,形成一次梯度回波;再经过时间间隔τ的一半τ/2后,用正梯度(+Gz)施加采样时间间隔Taq时延,形成第二次梯度回波,在正梯度施加过程中同时采样回波信号,即为已补偿对流的采样信号,其中的梯度也可以完全相反,即先负梯度(-Gz)再正梯度(+Gz)再负梯度(-Gz)的方式;补偿对流的原因是前后两次相反的梯度回波过程内,包含了相同的时间间隔τ的一半τ/2,在固定的对流作用下,正反梯度产生的相位超前和滞后相抵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磁共振波谱仪上克服对流效应的梯度匀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补偿对流的梯度模块使用偶数次的梯度回波,并且保证其中奇数次回波经历的演化时间和偶数次回波经历的演化时间相同,其中第偶数次梯度回波的信号作为有用信号,同样起到补偿对流的效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磁共振波谱仪上克服对流效应的梯度匀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补偿对流的梯度模块直接用于一维的梯度匀场,或用于三维梯度匀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磁共振波谱仪上克服对流效应的梯度匀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减少样品内部温度差,即在脉冲序列采样之前暂时关闭温控气流,或者调节温控气流的温度与探头内部的温度一致,等到匀场结束时再调节温控气流达到实验所需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98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