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球追迹装置及其光学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9943.3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6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晖暄;苏文彦;赖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10 | 分类号: | G02B27/10;A61B3/113;A61B3/1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刘春生;于宝庆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球 装置 及其 光学 组件 | ||
1.一种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组件包括:
一发光源,用于发出一入射光;以及
一分光元件,用于将该入射光分成多条出射光,其中该入射光与所述多条出射光皆为不可见光,所述多条出射光入射至一眼球,并在该眼球上形成多个亮点,而至少部分所述多个亮点位于该眼球的一瞳孔外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该入射光与所述多条出射光皆为红外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该分光元件为棱镜或棱镜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该分光元件包括一导光件,该导光件具有一出射面、一入射面、一底面以及多个分光部,该入射面连接在该出射面与该底面之间,且该出射面相对于该底面,所述多个分光部位于该底面,该入射光从该入射面进入该导光件,而所述多个分光部反射该入射光,并将该入射光分成所述多条出射光,所述多条出射光从该出射面出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该导光件还具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连接在该出射面与该底面之间,并相对于该入射面,该倾斜面与该出射面之间的夹角小于该倾斜面与该底面之间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分光部为多个点状凹孔或多个点状油墨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该分光元件还包括一光输入件,该光输入件具有一光输出面以及一光输入面,该光输入件连接该导光件,而该光输出面面对该入射面,该入射光从该光输入面进入该光输入件,并依序通过该光输出面与该入射面,其中该光输出面的面积小于该光输入面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该导光件与所述多个分光部的形状皆为条状,该导光件沿着一轴线而延伸,而所述多个分光部与该轴线交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分光部为多条沟槽或多条条状油墨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该轴线为弯曲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该导光件的形状为U型条。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该分光元件还包括一包覆层,该包覆层覆盖该底面与该导光件的一对侧面,并且暴露该出射面,其中该对侧面彼此相对,并且连接该出射面、该入射面与该底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该包覆层对应该入射光的折射率小于该导光件对应该入射光的折射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该入射光对该包覆层的光反射率在70%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中该分光元件包括一导光件,该导光件具有一出射面、一入射面、一底面以及多个分光部,该入射面连接在该出射面与该底面之间,且该出射面相对于该底面,所述多个分光部位于该出射面,该入射光从该入射面进入该导光件,而位于该导光件内传递的该入射光经由所述多个分光部出射于该出射面,并将该入射光分成所述多条出射光。
16.一种眼球追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眼球追迹装置包括:
一承载框架,适于配置在一使用者的面前;
一光学组件,装设于该承载框架,并包括:
一发光源,用于发出一入射光;
一分光元件,用于将该入射光分成多条出射光,其中该入射光与所述多条出射光皆为不可见光,所述多条出射光入射至该使用者的一眼球,并在该眼球上形成多个亮点,而至少部分所述多个亮点位于该眼球的一瞳孔外的区域;以及
一影像撷取单元,配置于该承载框架,并用于撷取该眼球的影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眼球追迹装置,其中该承载框架包括至少一框体,而该框体包括一第一半框件与一第二半框件,该第一半框件与该第二半框件相连而围绕一框口,该影像撷取单元与该光学组件分别位于该第一半框件与该第二半框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眼球追迹装置,其中该承载框架更包括一结合件,该结合件连接该框体,并用于与一镜架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99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