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尺寸密度可控铝纳米颗粒阵列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50357.0 申请日: 2013-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3320753A 公开(公告)日: 2013-09-25
发明(设计)人: 黄凯;陈雪;康俊勇;高娜;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23C14/30 分类号: C23C14/30;C23C14/14;B22F9/04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尺寸 密度 可控 纳米 颗粒 阵列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铝纳颗粒阵列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尺寸密度可控铝纳米颗粒阵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金属纳米材料因其崭新的光、电、热性质和催化活性等方面的独特性能以及在纳米光电子器件、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金属纳米粒子首先被使用在利用气-液-固(VLS)法制备纳米线的方法中,制备在特定衬底上的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可作金属催化剂,诱导纳米线的生长。在另一方面,当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金属中的电子将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集体振荡,这种效应就称之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如果将金属制备成纳米颗粒,当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到金属纳米颗粒上时,金属纳米颗粒中的电子将产生集体振荡,而这种振荡将被局域在相应的纳米颗粒中,称之为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振荡(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效应,相比于SPR效应,由于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曲率半径极小,LSPR效应可以使得金属纳米颗粒表面附近空间中的局域电磁场得到极大的增强,这种效应最显著的光学表现就是增强光散射和光吸收,从而使金属纳米颗粒的吸收谱中产生强烈的共振吸收峰。LSPR效应使得金属纳米颗粒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生化传感器,光学滤波器,等离子体波导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谱仪等。LSPR共振吸收峰的峰位对于纳米颗粒的大小,形状、颗粒间的间距、介电环境和介电特性非常的敏感,所以通过改变纳米颗粒的大小、形状、成分以及介电环境可以很有效地控制LSPR效应。

制备表面等离激元的材料一般有金、银、铝等金属。金和银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一般位于近紫外-可见光波段,而铝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可达250nm的深紫外波段(K.Okamoto,I.Niki,A.Shvartser,et al.Surface-plasmon-enhanced light emitters based on InGaN quantum wells[J].Nature materials,2004,3:601-605),是目前所知与深紫外光耦合产生表面等离激元最有效的一种金属。从制备方法来说,除了溶液化学法外,在各种衬底上制备金属纳米颗粒最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蒸镀薄层金属后利用退火的方法来制备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利用该方法获得金、银等贵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技术已经很成熟(M.K.Kwon,J.Y.Kim,B.H.Kim,et al.Surface-Plasmon-Enhanced Light-Emitting Diodes[J].Advanced Materials,2008,20(7:1253-1257))。但经过我们实验证明,在蒸镀设备中蒸镀薄层金属后另行退火的方法对制备铝纳米颗粒阵列并不适用。这主要是由于铝是一种相当活泼的金属,当金属铝暴露在空气中后,会在表面形成一薄层坚固致密的自然氧化层(约2nm),如果采用像制备金、银纳米颗粒的退火方法来制备铝纳米颗粒,该自然氧化层将会阻止铝原子的横向迁移,最终无法获得铝纳米颗粒,而由于热失配的作用,最终形成一种片状结构。目前,制备铝纳米颗粒阵列主要采用光刻技术等微加工工艺(G.H.Chan,J.Zhao,G.C.Schatz,et al.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ectroscopy of aluminum nanoparticles[J].J.Phys.Chem.C,2008,112(13958-13963),但是这些方法成本高,且得不到小尺寸,高密度的铝纳米颗粒,使其应用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采用简单制备方法制备小尺寸、高密度铝纳米颗粒阵列的难题,提供可实现颗粒尺寸密度可调的一种尺寸密度可控铝纳米颗粒阵列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在E-Beam生长腔体中,放入样品台,然后将衬底放置于样品台上;

2)将铝置于E-Beam生长腔体内,用高能电子束轰击膜料铝,使之表面产生很高的温度后由固态直接升华到气态,并沉积在衬底上,完成尺寸密度可控铝纳米颗粒阵列的制备。

在步骤1)中,所述样品台可采用倾角为0~90°的纸质楔形台或其他楔形绝缘体作为样品台;所述衬底可采用硅、二氧化硅、玻璃、石英、蓝宝石、氮化镓等衬底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0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