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硫吸收塔增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2065.0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孟炜;于庆雯;茜元光;单新宇;徐灏;王汝能;陈瑶姬;徐志瑛;赵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龚旻晏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吸收塔 增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脱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增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型燃煤机组的烟气脱硫装置90%以上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该工艺中,核心设备脱硫吸收塔基本均采用喷淋式吸收结构,在具体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发现,吸收塔的现有喷淋设计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在于:
1)因防腐需要,吸收塔的内壁都设有防腐衬里,为了使衬里层不受过度冲刷,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塔内喷淋层的布置须考虑喷嘴与塔体内壁间的防冲刷安全间距(约1米),布置喷嘴时,最外层的喷嘴布置间距受到制约,难以布密,其区域的喷淋覆盖率理论上只能保证达到100%,而中心区域的喷嘴布置没有限制,可以布得较密,各喷嘴的喷淋覆盖面能够相互叠加,喷淋覆盖率一般都在200%以上;由于喷淋覆盖率存在明显偏差,覆盖率低的区域喷淋层压降较小,使烟气容易从该区域逃逸,造成烟气旁路,从而影响系统的脱硫效率;
2)由于结构布置方面的原因,喷淋层最边缘的喷嘴多数都处于喷淋组管的末端位置,流道较长,浆液流通的阻力较大,当系统运行出现不稳定,喷淋组管内的浆液流量或压头出现波动时,受影响较大的往往是边缘的喷淋喷嘴,会进一步削弱吸收塔周边区域的喷淋覆盖率,增加烟气旁路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整套装置的脱硫效果;
3)国内现有脱硫吸收塔的内部组件大多为非金属材料,塔体金属材质表面均衬有橡胶或玻璃磷片等防腐层,对设备内部的技术改造等具有较高的防火和安全施工要求。
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治理要求的日益严格,在技术上持续改进,进一步挖掘现有脱硫装置的潜力,切实提升脱硫装置的投运效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在喷淋层下方、可使吸收塔内周边区域的烟气重新分布、向中央区域聚集流动的脱硫吸收塔增效装置技术方案,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脱硫吸收塔内、喷淋层下方与烟气流向垂直的截面上设置一组环形箍筒,各环形箍筒上部倾斜式连接设置布气锥板,各布气锥板上间隔排列设置一组排液孔,各环形箍筒的两侧端部分别连接设置顶紧调节装置,相邻的顶紧调节装置之间配合设置顶紧连板组件,环形箍筒通过顶紧调节装置、顶紧连板组件构成的连接环与吸收塔壁板防腐层之间配合设置顶触配合的软密封组件,布气锥板的相邻端部之间分别连接设置连接锥盖。
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锥板倾斜式连接设置在环形箍筒上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70°,布气锥板的宽度为150mm~500mm,厚度不大于6mm,所述连接锥盖与布气锥板采用同样的倾斜度。
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液孔采用半圆孔结构。
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密封组件外侧与吸收塔壁板防腐层顶触配合,内侧与环形箍筒、顶紧连板组件分别顶触配合。
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箍筒外壁上、下分别设置挡条,上、下挡条内侧分别与软密封组件顶部、底部挡触配合。
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紧调节装置连接设置在环形箍筒的端部内侧,包括配合连接的连接盖板、顶紧螺块,连接盖板内端通过立置筋板与环形箍筒之间固定连接,顶紧螺块上配合设置连接配合的顶紧螺栓、扣紧螺母,连接盖板与立置筋板之间构成与顶紧连板组件插接配合的插槽,顶紧螺栓与顶紧连板组件顶触配合。
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气锥板的两相邻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连接锥盖的宽度,连接锥盖的两端分别与布气锥板的端部叠接并通过连接螺栓可调连接固定。
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气锥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5°,布气锥板的宽度为250±50mm。
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顶紧连板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两侧分别嵌接在连接盖板与环形箍筒之间构成的插槽内,连接板中部外侧与软密封组件顶触配合,连接板中部外侧上下位置连接设置一对分别与软密封组件挡触配合的挡板,连接板中部内侧连接设置与顶紧螺栓顶触配合的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2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OC终端
- 下一篇: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雨量传感器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