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毛囊炎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3487.X | 申请日: | 2013-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龙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毛囊炎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毛囊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毛囊炎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反复发作形成慢性毛囊炎,发生于头皮可引起永久性脱发;发生于颈部者,皮损呈乳头状增生或成瘢痕,不易治愈;毛囊炎向深部发展,可引起毛囊周围炎,称为疖,多发且反复发作的疖称为疖病,严重者可有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甚至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如果挤压位于鼻、口唇部位的疖肿,可使病菌经血行进入颅内,引起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或脑脓肿,可导致死亡,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毛囊炎的中药制剂。慢性毛囊炎的病因多是湿热内蕴,外受热邪,熏蒸肺系,蕴结肌肤,郁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脓毒流窜,相互贯通,卫外不固,外感热毒;或因皮肤不洁,复遭风毒侵袭,风外搏结所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慢性毛囊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匙叶草25-30份、小龙胆草15-20份、茼麻子7-10份、南蛇竻根9-17份、鱼腥草12-15份、野苦梨根20-25份、黄蜀葵叶22-28份、黄三七8-16份、甘草3-5份。
优选的,匙叶草23份、小龙胆草18份、茼麻子9份、南蛇竻根13份、鱼腥草14份、野苦梨根23份、黄蜀葵叶25份、黄三七12份、甘草4份。
制备方法 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小龙胆草、茼麻子、匙叶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血;南蛇竻根、鱼腥草、黄蜀葵叶、野苦梨根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托疮解毒,消肿生肌;黄三七泻火燥湿,清心除烦,抗菌消炎;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解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托疮排脓之功效。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所选90例患者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15-50岁;病程2天-3周,发病部位、病灶均在有毛部位,其中头部17例,颈后及枕部15例,9例为泛发性,其余发生于须部、阴部等,23例有不同的并发病,其中脂溢性皮炎9例,湿疹7例,疫痒病5例,痊疮2例,其它为疖肿、神经性皮炎等;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6-55岁;病程3天-4周。发病部位,病灶均在有毛部位,其中头部18例,颈后及枕部16例,8例为泛发性,其余发生于须部、阴部等,22例有不同的并发病,其中脂溢性皮炎8例,湿疹7例,疫痒病4例,痊疮3例,其它为疖肿、神经性皮炎等,大部分为痉痒性皮肤两组年龄、病程、发病部位及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1)起病时为一硬结,有局部红、肿,疼痛及压痛。数日后,病源扩大,中央出现黄白色脓栓,继而软化,破溃,脓汁排出,炎症减轻渐愈;(2)疖肿较大时,可有发热,头痛及乏力等全身症状,白细胞数增高;(3)面部疖肿如合并颅内感染时,面部肿胀严重,可伴寒战,高热,头痛等海绵窦感染性栓塞。
3、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即称取匙叶草23g、小龙胆草18g、茼麻子9g、南蛇竻根13g、鱼腥草14g、野苦梨根22g、黄蜀葵叶25g、黄三七12g、甘草4g,水煎制成汤剂,每日一剂,每日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口服抗生素,复合维生素;两组均3周为一个疗程。
4、疗效标准 治愈:皮损完全消退,未见复发;进步:皮损显著减少,痛痒减轻,或全愈后又有小发者:无效:经10~14天治疗未见好转而仍不断发炎者。
5、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45例,其中治愈36例(80.0%),进步8例(17.8%)无效1例(2.2%),总有效率97.8%;对照组45例,其中治愈16例(35.6%),进步20例(44.5%),无效9例(20.0%),总有效率82.3%;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匙叶草23g、小龙胆草18g、茼麻子9g、南蛇竻根13g、鱼腥草14g、野苦梨根22g、黄蜀葵叶25g、黄三七12g、甘草4g,水煎制成汤剂。
实施例二:称取匙叶草30g、小龙胆草20g、茼麻子7g、南蛇竻根17g、鱼腥草12g、野苦梨根25g、黄蜀葵叶22g、黄三七16g、甘草4g,水煎制成汤剂。
实施例三:称取匙叶草25g、小龙胆草15g、茼麻子10g、南蛇竻根9g、鱼腥草15g、野苦梨根20g、黄蜀葵叶28g、黄三七8g、甘草3g,水煎制成汤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龙梅,未经王龙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3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骨病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藜芦醇半乳糖苷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