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记录介质及磁性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4394.9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4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星英明;网屋大辅;酒井浩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5/706 | 分类号: | G11B5/706;G11B5/8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刘瑞东,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记录 介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性记录介质及磁性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硬盘装置(HDD:Hard Disk Drive)等磁性记录装置的适用范围在增大,磁性记录装置的重要性在增加。另外,对于磁盘等磁性记录介质,记录密度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大家认为这种增加趋势今后还将继续。伴随这样的记录密度的增加趋势,适合高记录密度的磁头及磁性记录介质的开发也在不断进行。
在磁性记录装置中,有搭载了记录层内的易磁化轴主要为垂直取向的所谓垂直磁记录介质的磁性记录装置。在垂直磁记录介质中,在高记录密度化时,由于位于记录位间的边界区域的退磁磁场的影响小,形成了鲜明的位边界,因此,可以抑制噪声的增加。另外,在垂直磁记录介质中,由于伴随高记录密度化的记录位体积的减少较少,所以热波动性优良。
为了满足磁性记录介质的进一步高记录密度化的要求,有关于使用对垂直记录层具有较强的写入能力的单极头磁头的研究。具体地说,有人提出在垂直记录层和非磁性基板之间设置由软磁性材料形成的支持层,以提高单极头磁头和磁性记录介质之间的磁通的出入的效率的磁性记录介质。
还有人提出这样的方案,即,通过在磁性记录层的下面设置软磁层,将磁性记录层的磁化过渡区的漏泄磁场和磁头的磁场引入软磁层,使得被磁性记录层记录的磁化稳定,可以更高效地引出来自磁头的写入磁场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502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2288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的磁性记录介质或磁性记录装置中,很难实现同时提高记录容量、以及记录和再现特性的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提高记录容量以及记录和再现特性的磁性记录介质及磁性记录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观点,提供一种磁性记录介质,该磁性记录介质的特征是具有由第1软磁层、取向控制层、下层记录层、中间层、以及上层记录层按顺序层叠而成的结构,在所述下层记录层和所述中间层之间还设有第2软磁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提供一种磁性记录装置。具有所述磁性记录介质、对由所述磁性记录介质的所述上层记录层及所述下层记录层形成的垂直磁性层进行信息的读取和写入的磁头、以及对来自所述磁头或送向所述磁头的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系统。
根据磁性记录介质及磁性记录装置,可以同时提高记录容量,以及记录和再现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举例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磁性记录介质的构成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2是扩大表示取向控制层及下层记录层的柱状晶相对于基板面垂直成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3是扩大表示形成下层记录层的磁性层的层积结构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4是扩大表示中间层及上层记录层的柱状晶相对于基板面垂直成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扩大表示形成上层记录层的磁性层和非磁性层的层积结构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6是举例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磁性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磁盘等磁性记录介质中,要满足提高记录容量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记录密度。在一般的磁盘中,在记录面的独立区域中,设置有记录了伺服信息的伺服信息区域、和读取及写入信息(或数据)的数据区域。磁头通过读取伺服信息区域的伺服信息,能检测到自己位置,因此,根据被检测到的位置,使磁头移动到读取和写入数据的指定位置,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为此,伺服信息区域占了磁盘的比较大的部分,因此妨碍了磁盘的记录容量(即,可记录数据的记录容量)的进一步提高。
例如,可以考虑由下层部和与下层部相比保磁力较低的上层部形成磁性记录介质的记录层,将伺服信息记录在保磁力高的下层部,将数据记录在保磁力低的上层部(例如、专利文献2)。由于记录有伺服信息的伺服信息区域和读取和写入数据的数据区域在磁性记录介质的平面图上重叠,与将伺服信息区域和数据区域设置在同一记录层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数据区域。由于从磁性记录介质同时被再现的伺服信息和数据是以不同的记录频率记录,由此,再现时可相应于不同的频带进行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43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垃圾处理站水洗分选机及方法
- 下一篇:光催化剂、氢生成装置及能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