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茴香竹叶天然保健饮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5206.4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7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铭华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04;A23L2/08;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茴香 竹叶 天然 保健 饮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特别是一种茴香竹叶天然保健饮料。
背景技术
茴香: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中医学上入药,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功能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妇女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等症。 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
竹叶:【功用主治-竹叶的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 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 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⑤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 ⑥《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 ⑦《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 ⑧《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 ⑨《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综上所述,如果利用二者的保健成份,通过工艺步骤的控制,充分利用了茴香与竹叶的有效保健成分,研制一种具有健胃、行气,理气和胃,帮助消化,散寒止痛,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又方便消费者饮用的纯天然保健饮料,人们是而且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茴香竹叶天然保健饮料,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配料质量百分比:茴香3%,竹叶5%,Vc0.6%、结晶麦芽糖醇04%a;预处理:(1)粗碎:将茴香、竹叶粉碎,以过30目筛为宜。过粗、过细都不利于浸提操作。
(2)浸提:将茴香、竹叶分别进行浸提。第一次浸提,乙醇浓度为95%,温度75℃,时间1.5~2.0小时;第二次浸提,乙醇浓度为50%,温度为85~90℃,时间1.5~2.0小时。
(3)浓缩:采用真空浓缩法,真空度为79千帕。浓度至有效成分含量达到50%时停止,同时回收乙醇,冷却,过滤,得浓缩浸液;b、取市购V c备用;c、取结晶麦芽糖醇备用;d、取千米岩层地下泉水净化后备用;e、取步骤a中茴香3%,竹叶5%浓缩浸液粉加入步骤d中的岩层地下泉水91%,同时取步骤b中的Vc0.6%,步骤c中取结晶麦芽糖醇0.4%,搅拌混合均匀再次过滤,杀菌,罐装即成本品。
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工艺步骤的控制,充分利用了茴香与竹叶的有效保健成分,发明的成品,具有健胃、行气,理气和胃,帮助消化,散寒止痛,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又方便消费者饮用的纯天然保健饮料,满足饮用水市场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茴香竹叶天然保健饮料, 配料质量百分比:茴香3%,竹叶5%,Vc0.6%、结晶麦芽糖醇04%a;预处理:(1)粗碎:将茴香、竹叶粉碎,以过20目筛为宜。过粗、过细都不利于浸提操作。
(2)浸提:将茴香、竹叶分别进行浸提。第一次浸提,乙醇浓度为95%,温度75℃,时间1.5~2.0小时;第二次浸提,乙醇浓度为50%,温度为85~90℃,时间1.5~2.0小时。
(3)浓缩:采用真空浓缩法,真空度为79千帕。浓度至有效成分含量达到50%时停止,同时回收乙醇,冷却,过滤,得浓缩浸液;b、取市购V c备用;c、取结晶麦芽糖醇备用;d、取千米岩层地下泉水净化后备用;e、取步骤a中茴香3%,竹叶5%浓缩浸液粉加入步骤d中的岩层地下泉水91%,同时取步骤b中的Vc0.6%,步骤c中取结晶麦芽糖醇0.4%,搅拌混合均匀再次过滤,杀菌,罐装即成本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铭华,未经刘铭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5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