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了BVcbo的双极型晶体管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5243.5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张复才;沈美根;多新中;郑立荣;姚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普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3 | 分类号: | H01L29/73;H01L29/06;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4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bvcbo 双极型 晶体管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提高了BVcbo的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浓度掺杂的N-型硅衬底(50),所述N-型硅衬底(50)的顶部设置有N-型外延硅(52),所述N-型外延硅(52)的两侧通过沟槽、氧化和平坦化工艺技术形成有平坦氧化层(62),所述两个平坦氧化层(62)之间的N-型外延硅(52)的上表面设有本征基区(66),所述本征基区(66)的两侧设有非本征基区(68),所述两个非本征基区(68)之间还设置有发射区(70);所述两个平坦氧化层(62)之间通过热过程杂质激活形成的第二冶金结(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了BVcbo的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外延硅(52)的上面还淀积有介质材料(72),所述非本征基区(68)和发射区(70)处的介质材料(72)上通过光刻和刻蚀形成基极和发射极的接触孔,所述接触孔中设置有金属连接线条(76)。
3.一种提高了BVcbo的双极型晶体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一种高浓度掺杂的N-型硅衬底(50)作为NPN晶体管的非本征集电区,N-型硅衬底(50)背面在晶体管生产工艺流程完成后,进行减薄、蒸金,用于形成晶体管的集电极(C);在N-型硅衬底(50)的顶部是N-型低浓度掺杂的外延硅(52)作为NPN晶体管的本征集电区;
(2)通过热氧化工艺在外延硅(52)表面生产一层薄的二氧化硅(53),紧接着再通过LPCVD工艺淀积厚度为1500埃的氮化硅(54),用光刻技术给出沟槽图形;用干法刻蚀技术依次局部刻蚀掉氮化硅(54)、二氧化硅(53)和外延硅(52)以形成沟槽(55);
(3)通过高温热氧化工艺进行沟槽(55)的第一步场氧化形成部分场氧化层(51);然后在氮化硅(54)的上方用光刻胶(56)保护晶体管的有源区,并在氮化硅(54)的两端露出结终端硼离子的注入窗口(57),通过注入窗口(57)注入硼离子;
(4)结终端硼离子从注入窗口(57)注入完成后,将光刻胶(56)去除;进行沟槽(55)的第二步场氧化形成场氧化层(58),在沟槽(55)的第二步场氧化热过程的同时,注入的结终端硼离子被推进到1.0微米到5.0微米的深度,形成P-型结终端层与N-型外延层的第一冶金结(60);
(5)沟槽(55)场氧化层形成后,用热磷酸腐蚀去除掉保护晶体管有源区的氮化硅(54);为了有利于后面的各步光刻工艺,用返刻平坦化工艺技术将高出有源区硅平面的沟槽(55)场氧化层刻蚀掉;
(6)采用传统的浅结基区工艺形成本征基区(66)、浓硼离子注入工艺形成欧姆接触的非本征基区(68)、浓砷离子注入工艺形成发射区(70);通过热过程杂质激活工艺后,就组成了P-型区与N-型本征集电区形成的第二冶金结(64);在淀积一层介质材料(72)后,光刻和刻蚀以形成基极(B)和发射极(E)的接触孔,再进行硅化物工艺处理以降低电极的接触电阻,金属布线工艺形成各电极的金属连接线条(76);最后,运用钝化层工艺保护晶体管表面不受环境的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了BVcbo的双极型晶体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硅衬底(50)的晶向可以是<111>或者<100>,优选为<111>晶向,N-型硅衬底(50)的电阻率选为不大于0.003Wcm;外延硅(52)的电阻率为0.1Wcm至3.5Wcm,厚度为2微米至2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提高了BVcbo的双极型晶体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硅衬底(50)所掺的杂质元素可以是砷、磷或锑中的一种,优选为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了BVcbo的双极型晶体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沟槽(55)的深度为0.3微米至2.5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了BVcbo的双极型晶体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沟槽(55)进行热氧化的温度为1050℃-1200℃,形成的部分场氧化层(51)的厚度为0.5微米至3.0微米,其中硼离子的注入剂量为5.0E12-5.0E14个离子每平方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了BVcbo的双极型晶体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场氧化层(58)的总厚度为1.0微米到3.5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普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博普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52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