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6436.2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林笋;侯洪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九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作为新一代固态光源,具有节能环保、超长寿命、抗振等众多优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功率和亮度也不断增大,逐渐替代各类传统光源,被广泛地应用到显示、照明等领域中。其中LED光源在工作中80%的电能转换为热能,而LED芯片的结温直接影响灯具节能效果和寿命,所以散热问题是限制大功率LED照明应用的最大障碍。
现有技术中,LED照明灯具的散热器主要有压铸件、铝型材、锻压件三种,随着灯具功率的增大,散热器有效散热面积要相应加大,受加工工艺影响,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比例不高,散热器的重量、物料成本、模具成本会成倍数增加,而且和传统灯具相比显得体积大且笨重,降低大功率LED灯具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不仅有效散热面积比例更高,单位体积内的散热面积更大,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重量轻,体积更小,使用更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散热器,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之间分别布设若干根导热实心管和散热空心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导热实心管的数量相同,所述导热实心管的两端与第一通孔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实心管的两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过盈配合并铆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散热空心管的数量相同,所述散热空心管的两端与第二通孔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空心管的两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过盈配合并铆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若干个空气对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空心管的壁厚为0.3毫米至1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厚度为4毫米至10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为金属材质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散热器散热能力可靠高效,通过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之间分别布设若干根导热实心管和散热空心管,同时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若干空气对流孔,利用烟囱效应原理,散热器所有表面均形成空气对流,有效散热面积比例(有效散热面积和总散热面积之比)接近100%,有效散热面积比例更高,单位体积内的散热面积更大。
二、散热器制造成本降低,导热实心管的两端与第一通孔过盈配合铆接在一起,散热空心管的两端与第二通孔过盈配合铆接在一起,采用五金冲压一次成型,无需制造大型压铸模、铝挤模或者锻压模,模具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而且散热器重量轻,材料成本低。
三、散热器重量轻,体积更小,使用更安全,散热空心管的壁厚在0.3毫米至1毫米之间,其他一体成型的大功率型LED散热器,无论采用压铸、铝挤还是锻压等加工方式,均无法做到如此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散热器通过专业热分析软件FloEFD模拟时的空气对流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散热器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8根AL6063材质的导热实心管3和55根壁厚为0.3毫米至1毫米的AL6063材质散热空心管4,较佳地,散热空心管4的厚度为0.4毫米。其中,第一固定板1的厚度为4毫米至10毫米,优选为厚6毫米的圆形板件结构,其采用AL1070材质铝板五金冲压制造而成;第二固定板2为厚0.5毫米至2毫米的圆形薄板结构,较佳地,第二固定板2的厚度为1毫米,其也采用AL1070材质铝板五金冲压制造而成;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上均分别设有55个第一通孔5和8个第二通孔6,8根导热实心管3的两端与第一通孔5过盈配合并铆接在一起,55根散热空心管4的两端与第二通孔6过盈配合并铆接在一起;在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上均设有若干空气对流孔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九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九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6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