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清音响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6499.8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2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冬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联嘉祥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响线,特别是一种高清音响线。
背景技术
在音响设备中,音响线的作用是将音响的各部分连接起来,传输音频信号。当前的音响线普遍由最外层的绝缘材料保护层(如PVC),位于中心的导线(通常由多股细小的导线绞合而成)以及连接端子组成,此外,很多音响线还在导线与绝缘层之间加套一层金属屏蔽层,以屏蔽外界的干扰。
音频信号在有线传输过程中,构成信号传输回路的导线间存在相互电磁干扰,而组成每一根导线的多束细小导线间也会存在相互电磁干扰,在音响线的设计过程中,导线材料、细小导线数目以及扭绞排列方式的选择、绝缘材料的包覆等因素决定了信号传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的程度,在这些方面设计合理的音响线可以将电磁干扰极大降低,从而实现信号的高清传输,反之则会出现信号失真乃至丢失等严重问题,大大影响传输效果。随着人们对高端音响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音响线的质量与外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音响线在上述方面的设计存在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在存在的不足作出改进,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透明高清音响线,既美观又能将信号传输过程中自身产生的相互电磁干扰极大减小,实现信号高清传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清音响线,包括导体部和包覆在导体部外的绝缘的保护层;所述导体部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均由多股裸铜丝和多股镀锡铜丝束绞而成,且所述第一导体中包含的裸铜丝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导体中包含的镀锡铜丝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导体中包含的镀锡铜丝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导体中包含的裸铜丝的数量相等;所述保护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外部。所述的裸铜丝与镀锡铜丝均为4n的极细无氧铜丝,每股铜丝的直径均小于或等于0.12mm,信号传输效果好。所述第一导体中央设有一股镀锡铜丝,且所述第一导体的裸铜丝和其余镀锡铜丝交替地围绕在所述第一导体中央的镀锡铜丝周围;所述第二导体中央设有一股裸铜丝,且所述第二导体的裸铜丝和其余镀锡铜丝交替地围绕在所述第二导体中央的裸铜丝周围。导体的这种结构利用导线绞合铜丝的股数差异,形成音响线使用时回路所形成的等电阻、等电容,可最大程度减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相互干扰,保证传输高清音质。在扭绞时,所述第一导体的所有裸铜丝和镀锡铜丝采取“S”向绞合;所述第二导体的所有裸铜丝和镀锡铜丝采取“Z”向绞合。这种绞合方式可使两根导线的扭绞方向相反,分别产生相反的卷曲趋势,从而相互抑制对方的卷曲,防止音响线在使用中卷曲打结。
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均包覆在所述保护层内,且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相互平行。采用这种包覆方式可节省材料,制成的音响线结构稳定,外形美观。
所述保护层是透明的,采用添加有抗氧化剂的PVC材料制成,不仅美观, 而且提高了导体的抗氧化能力,增强了高清音响线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高清音响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第一导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第二导体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图1中:1、第一导体2、第二导体3、保护层
图2和图3中:A、裸铜丝B、镀锡铜丝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
在图1中,一种高清音响线,包括导体部和包覆在导体部外的绝缘的保护层;所述导体部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均由多股裸铜丝和多股镀锡铜丝扭绞而成,且所述第一导体中包含的裸铜丝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导体中包含的镀锡铜丝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导体中包含的镀锡铜丝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导体中包含的裸铜丝的数量相等;所述保护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外部。
在图2中,第一导体由直径相同的4股镀锡铜丝和3股裸铜丝组成,第一导体中央为一股镀锡铜丝,裸铜丝和其余镀锡铜丝交替地围绕在中央的镀锡铜丝周围;第一导体在扭绞时采取“S”向绞合。
在图3中,第二导体由直径相同的3股镀锡铜丝和4股裸铜丝组成,第二导体中央为一股裸铜丝,镀锡铜丝和其余裸铜丝交替地围绕在中央的裸铜丝周 围;第二导体在扭绞时采取“Z”向绞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联嘉祥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联嘉祥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64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释放地下化石流体的表面活性剂配制物
- 下一篇:模块化的干式水表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