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自动弃流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6642.3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64;E04D13/08;E03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自动 弃流型 雨水 收集 利用 系统 及其 安装 方法 | ||
1.一种旋转式自动弃流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檐沟、檐沟支架、旋转式结构、雨水排放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其中,
所述檐沟支架水平安装在房屋外墙上,所述檐沟固定在所述檐沟支架上,所述檐沟的外侧设置有雨水收集口;
所述雨水排放系统包括用于排放雨水的第一雨水斗、排水立管;所述第一雨水斗安装在所述檐沟的内部,所述排水立管安装在所述檐沟的下部,且所述排水立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雨水斗连接,所述排水立管的下端安装有放空阀门;
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第二雨水斗、雨水收集立管;所述第二雨水斗固定在所述檐沟的外侧并与所述雨水收集口连通,所述雨水收集立管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雨水斗连接;
所述旋转式结构通过合页转轴固定在所述雨水收集口底部的内侧;所述旋转式结构靠近合页转轴的一端连接有板材,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板材连接,使所述旋转式结构、所述板材、所述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且所述旋转式结构和所述板材的材质比水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自动弃流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结构为空心塑料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自动弃流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和所述支撑杆的材质为轻质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自动弃流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立管的下端连接有储水罐,所述储水罐设置在地面上,且所述储水罐的下部安装有放水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自动弃流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立管的下端与地下设置的储水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自动弃流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立管的下端与埋地管道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旋转式自动弃流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檐沟上设置雨水收集口;
2)将檐沟支架固定安装在房屋外墙上的预定位置,并将所述檐沟固定在所述檐沟支架上;
3)在所述檐沟的内部安装第一雨水斗,并在所述檐沟外部安装排水立管,所述排水立管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将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雨水斗连通,之后在排水立管的下端安装放空阀门;
4)在所述雨水收集口的外侧安装第二雨水斗,且使所述雨水收集口与所述第二雨水斗连通;
5)在所述檐沟的外部安装雨水收集立管,并使其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雨水斗连通;
6)将旋转式结构的末端通过合页转轴固定在所述雨水收集口底部的内侧;
7)将板材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式结构末端,所述旋转式结构的始端通过支撑杆与板材的另一端连接,且使所述旋转式结构与所述板材、所述支撑杆形成三角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式自动弃流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8)在地面上设置储水罐,并使所述雨水立管的下端与所述储水罐连通,并在所述储水罐的下方安装放水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式自动弃流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8)将所述雨水收集立管与地下设置的储水池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旋转式自动弃流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8)将所述排水立管的下端与埋地管道系统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66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