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力通风空气冷却凝汽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7255.1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薛海君;江瀚;汪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6 | 分类号: | F28B1/0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空气冷却 凝汽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冷却凝汽器,主要与火力发电或其它行业的汽轮机配套使用,用于冷凝汽轮机所排出的低压蒸汽。
背景技术
凝汽器的作用是将在汽轮机内部做功后排出的低压蒸汽冷凝成水,以实现将蒸汽冷凝成水返回锅炉循环使用的目的。空气冷却凝汽器管束内走蒸汽和凝结水,管束外走用于冷却的空气,由空气与蒸汽进行热交换把热量带走。与传统的水冷却凝汽器相比,空气冷却凝汽器节水效果显著,近几年在国内火力发电和煤化工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目前常见的机力通风空气冷却凝汽器的结构形式是这样的:管束以“屋顶”形(或称为“A”形)布置在十几米甚至数十米高的平台上,管束倾斜安装,与水平方向形成近60°的夹角,管束下面布置轴流风机,通过风机鼓风进行强制对流换热。
这种空气冷却凝汽器的不足是:
1)由于支撑平台高,平台上设备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都很大,支撑结构复杂而且成本较高;
2)凝汽器管束外用于换热的空气流动属于鼓风的形式,空气通过管束的流动速度不均匀,换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机力通风空气冷却凝汽器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换热效率高的机力通风空气冷却凝汽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力通风空气冷却凝汽器,包括蒸汽分配管、管束、凝水联箱、风机、框架和密封墙,其特征在于:管束以垂直形式布置,管束内蒸汽和水的流动方向为铅垂方向,多片管束以“一”字形排列在框架的侧面,框架为矩形或近似矩形,密封墙位于框架未布置管束的侧面,在管束顶部水平方向布置蒸汽分配管,管束底部连接凝水联箱,风机安装在框架的上方,风机以吸风方式使空气通过管束形成强制对流。
本发明机力通风空气冷却凝汽器,有一个或者更多的风机组合在一起。
本发明机力通风空气冷却凝汽器,在框架四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布置管束,或者在其中两个侧面布置管束。
本发明取得的主要有益效果是:
1)管束可以直接支撑在地面或基础上,降低了安装高度,支撑结构简单,节省了支撑结构的成本;
2)吸风式的空气强制对流方式,使通过管束的空气流动速度更均匀,换热效率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机力通风空气冷却凝汽器实施例1的立向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管束布置俯向视图(去除蒸汽分配管和凝水联箱)。
图3 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管束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管束布置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凝水联箱1、管束2、蒸汽分配管3、风机4、框架5、密封墙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图1是实施例1立向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管束布置俯向视图(去除蒸汽分配管3和凝水联箱1)。实施例1一种机力通风空气冷却凝汽器,由蒸汽分配管3、管束2、凝水联箱1、风机4、框架5和密封墙6组成,管束2以“一”字形垂直布置在矩形框架5的两个侧面,蒸汽分配管3设置在管束2的顶部,凝水联箱1设置在管束2的底部,风机4设置在框架5的上方。图2表示的是管束2在框架5两个侧面布置的形式,其中每个侧面布置三片管束2、一根蒸汽分配管3和一根凝水联箱1;框架5的另两个未布置管束的侧面设置密封墙6。本实施例1仅包括了一台风机4,六片管束2。
工作时,蒸汽分配管3将低压蒸汽导入管束2内,管束2内蒸汽和水的流动方向为铅垂方向(向下或向上),风机4以吸风的形式使空气通过管束2形成对流换热,蒸汽在管束2内冷凝为水后流入凝水联箱1。
实施例2:
参见图3(管束2布置的俯向视图)。实施例2共有三台风机,框架5两侧面外部布置管束2。多台风机与各台风机所对应的管束2和框架5组合成一列,联接为一体,形成了多台风机组合的一种形式。实施例2除风机、框架和管束的数量外,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图4为实施例3的管束2布置图。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之处是,共有六台风机,框架5仅有一个侧面布置管束2,其余侧面布置密封墙6。实施例3是多台风机的另一种组合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7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低压线路综合补偿系统
- 下一篇:注塑用加热及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