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编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7768.2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2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润;张亚东;徐勇;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海金水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编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通讯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编码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编码:(A)将待发信息以固定位数为一组,分成多组;(B)每组信息后拼接循环冗余校验码,形成内层码;(C)内层码外再拼接奇偶校验码,形成外层码;发送外层码,编码过程结束。相较于传统的奇偶校验编码方法来说,MCU的占用上只会多一点点,但是本发明兼具有加密、纠错功能,当奇偶校验位出现错误的时候,通过内层的循环冗余码进行纠错,不必再将数据重新传输。增加数据安全性的同时还保证了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讯数据传输领域,其数据的传输都是采用二进制进行传输的,因干扰的存在,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错误,某些位上的0变成1或者1变成0,使得接收到的信息与发送的信息不一致,其产生错误的位置即所谓的误码,为减少误码的出现,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奇偶校验编码或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对发送的信息进行编码。不管哪种编码,首先都是将待发信息按固定位数分组,比如以32位信息为一组,然后在每组信息后附加上校验码,奇偶校验编码的校验码只有一位,循环冗余编码的校验码有多位。
对于以上两种编码方式,奇偶校验编码结构简单,编码、解码响应速度快,MCU(微控制单元)资源占有率低,但是该校验码没有加密、纠错的功能;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具有非常强的查错、纠错功能,还兼具加密功能,但是其编码、解码过程较为复杂,MCU的资源占有率高,影响到MCU得实时性,且增加了系统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编码方法,MCU资源占有率低,传输有效、安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合编码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编码:(A)将待发信息以固定位数为一组,分成多组;(B)每组信息后拼接循环冗余校验码,形成内层码;(C)内层码外再拼接奇偶校验码,形成外层码;发送外层码,编码过程结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的混合编码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奇偶校验编码方法来说,虽然在MCU的占用上会多一点点,但是对于小功率的单片机系统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同时混合编码方法还兼具有加密、纠错功能,当奇偶校验位出现错误的时候,再对内层的循环冗余码进行校验、纠错,不必再将数据重新传输,保证了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编码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解码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阅图1,一种混合编码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编码:(A)将待发信息以固定位数为一组,分成多组;这里所说的固定位数不定,根据用户自己选择。(B)每组信息后拼接循环冗余校验码,形成内层码;(C)内层码外再拼接奇偶校验码,形成外层码;发送外层码,编码过程结束。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每组信息后拼接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的位数r与该组信息位数K之间应满足2r-1<K≤2r,这样循环冗余校验的纠错效果最佳。
为详细说明上述步骤,下面以8位码组为例,即上述所述的固定位数为8,此时K=8。首先将待发信息以8位为一组,分成若干组,假设其中一组信息为10111001,根据2r-1<K≤2r可以算出r=3,因为循环冗余校验码的位数比多项式的少一位,同时按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多项式的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均为1,我们可以与接收方约定多项式g(x)=x3+x+1,该多项式的二进制比特串为1011。然后开始计算该组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海金水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海金水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7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