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7901.4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曾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舟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P17/00;A61P31/10;A61K31/045;A61K33/06;A61K35/02;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3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脚气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脚气是足癣(tinea manus)的俗名,足癣为足跖部脚气、趾间的皮肤癣菌感染,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一般的西医治疗都断不了根,现市面上许多治疗脚气的药物处在治愈率低,见效慢或者治标不治本易复发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果良好、见效快,不易复发、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
本方面的技术方案是:提供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中的各组分按以下配比制作而成:
地骨皮10~15份、两面针7~15份、大蒜10~15份、川连2~5份、生石膏2~5份、知母2~5份、黄芩2~5份、炮附子2~5份、细辛2~5份、龙牡2~5份、甘草10~15份、知母10~15份、黄连5~10份、徐长卿5~10份、紫花地丁10~15份、野菊花8~10份、冰片5~10份;
优选的,该中药剂中的各组分按以下配比制作而成:地骨皮12份、两面针11份、大蒜13份、川连4份、生石膏3份、知母3份、黄芩4份、炮附子4份、细辛4份、龙牡4份、甘草12份、知母13份、黄连7份、徐长卿8份、紫花地丁13份、野菊花9份、冰片7份;
本中药剂的制作过程是:将各生药按一定比例称取,粉碎为粗末,除冰片外,混合后用90%乙醇浸泡一周,而后滤出药渣,滤液待用;渣再用95%乙醇于60℃回流浸提2h,冷却后过滤;合并所有滤液,减压浓缩后,加入冰片溶解,调试测定其含醇度至30%~40%,静置一周,滤去沉淀,灭菌,无菌装瓶;
使用方法:外服加口服:每次用10~20克药液,直接将药液点滴于患处,同时口服10~20克药液,每日2次。
本发明是发明人经过多年反复探索实践经验总结的,根据脚气病证的病因病机特点,中医采用“标本兼顾”的治疗方针,达到治疗目的;本发明诸药合用,药性上互相制约,不致于过寒过热,功效上彼此协同,故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脚气均有治疗效果,在所述配比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易复发,凡疗程短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中的各组分按以下配比制作而成:
地骨皮10份、两面针7份、大蒜10份、川连2份、生石膏2份、知母2份、黄芩2份、炮附子2份、细辛2份、龙牡2份、甘草10份、知母10份、黄连5份、徐长卿5份、紫花地丁10份、野菊花8份、冰片5份;
本中药剂的制作过程是:将各生药按一定比例称取,粉碎为粗末,除冰片外,混合后用90%乙醇浸泡一周,而后滤出药渣,滤液待用;渣再用95%乙醇于60℃回流浸提2h,冷却后过滤;合并所有滤液,减压浓缩后,加入冰片溶解,调试测定其含醇度至30%,静置一周,滤去沉淀,灭菌,无菌装瓶;
使用方法:外服加口服:每次用10克药液,直接将药液点滴于患处,同时口服10克药液,每日2次。
实施例2
治疗脚气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中的各组分按以下配比制作而成:
地骨皮15份、两面针15份、大蒜15份、川连5份、生石膏5份、知母5份、黄芩5份、炮附子5份、细辛5份、龙牡5份、甘草15份、知母15份、黄连10份、徐长卿10份、紫花地丁15份、野菊花10份、冰片10份;
本中药剂的制作过程是:将各生药按一定比例称取,粉碎为粗末,除冰片外,混合后用90%乙醇浸泡一周,而后滤出药渣,滤液待用;渣再用95%乙醇于60℃回流浸提2h,冷却后过滤;合并所有滤液,减压浓缩后,加入冰片溶解,调试测定其含醇度至40%,静置一周,滤去沉淀,灭菌,无菌装瓶;
使用方法:外服加口服:每次用20克药液,直接将药液点滴于患处,同时口服20克药液,每日2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舟,未经曾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7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