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窄行旋耕施肥一体式小麦高产播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8630.4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0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柴跃进;郝青叶;张晓军;毛立红;李刚耀;郭香平;柴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河东雄风农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C5/06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窄行旋耕 施肥 体式 小麦 高产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超窄行旋耕施肥一体式小麦高产播种机,属于农业耕种农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播种机。
背景技术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是全国重点推广应用的农业节本增效环保技术。其主要技术特征:地表农作物秸秆覆盖,对土壤少耕或免耕,农作物播种后地表秸秆残茬覆盖率要求大于30%。现在普遍应用的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在旱地小麦一年一熟区,在小麦根茬秸秆覆盖地表状况下先进行旋耕整地,后进行小麦施肥、播种,或者直接采用旋耕播种机进行施肥、播种;在水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在玉米秸秆粉碎覆盖地表状况下采用旋耕机整地,后用旋耕播种机直接进行小麦播种。主要存在的问题:①旋耕整地或旋耕播种,旋耕深度大,土壤悬虚严重,土壤水份损失多,蓄水、保墒能力差,小麦抗冻害、抗干旱能力差,小麦产量较低;播种后地表秸秆覆盖率低,土壤裸露严重,容易发生土壤风蚀、水蚀、水土流失、沙尘污染空气等现象,破坏了农业生态资源,是农业专家建议取缔的落后生产技术;②现行的小麦播种行距为20公分,小麦播种行内小麦植株过于集中,不利于小麦单株发育,不利于土壤水肥资源的充分利用,制约了小麦植株群体发育,直接影响了小麦增产、高产潜力发挥;③生产工序多,生产成本高,能耗高,不利于农业低碳生产。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新型的农业先进技术与现有的农机技术不配套,即农机与农艺不配套。如何减少土壤耕作深度,优化小麦播种行距,实现小麦密植栽培,提高小麦植株群体,达到小麦高产的目的,又能保证播种后地表秸秆覆盖率高,保证播种机作业通过性好和播种质量好,加快保护性耕作先进农业技术发展速度,窄行小麦播种机研究成为国内外播种机技术攻关的焦点和重点。2011年临汾市洪洞县水地小麦散播(人工乱散种)技术创造了小麦单产707公斤的历史记录,小麦亩穗数较小麦20公分行距播种提高20%左右,增产15%以上,但是撒播目前只能人工操作,而且用种量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另据有关报道,北京、河北、山东、新疆等地试验研究小麦机械散播机和窄行小麦(播种行距14-16公分)播种机,但不能用于秸秆覆盖地表播种,只是解决了小麦密植问题,没有解决秸秆覆盖地表状况下播种小麦作业通过性问题。优化先进农业技术和农机技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提高小麦高产水平,是当前农机技术进步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耕、施肥、播种一体化的小麦窄行播种机,高产高效,作业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窄行旋耕施肥一体式小麦高产播种机,包括机架、悬挂架、旋耕机构、箭式施肥播种开沟机构、双圆盘施肥播种开沟机构、镇压机构和排肥排种箱,机架的前端上方固定安装有悬挂架,机架的前端下方安装有旋耕机构,机架的中间下方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箭式施肥播种开沟机构和双圆盘施肥播种开沟机构,所述箭式施肥播种开沟机构和双圆盘施肥播种开沟机构的上端均安装有排肥排种箱且两个排肥排种箱均固定在机架上,机架的后端下方安装有镇压机构,所述两个排肥排种箱的排肥、排种装置通过排肥排种传动机构与镇压机构相连接。
所述的箭式施肥播种开沟机构为:多个并列设置的前排箭式施肥播种开沟器和多个并列设置的后排箭式施肥播种开沟器交错安装,多个所述前排箭式施肥播种开沟器的下端伸入所述旋耕机构内部,多个所述后排箭式施肥播种开沟器的下端靠近旋耕机构的旋转外缘。
所述的前排箭式施肥播种开沟器和后排箭式施肥播种开沟器的结构为:箭式开沟腿、第一下肥管和第一下种弯管依次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箭式开沟腿的前下部设有开沟箭铲,箭式开沟腿的上部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安装孔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第一下种弯管下部为后弯拖抹式结构,第一下种弯管的底端高于第一下肥管底端10-12㎝,第一下肥管和第一下种弯管的上部分别与排肥排种箱内部相应的肥料箱和种子箱通过塑料软管连通。
所述的第一下肥管和第一下种弯管下部通过第一隔离板互相连接。
所述前排箭式施肥播种开沟器的第一下种弯管底端与第一下肥管水平距离大于后排箭式施肥播种开沟器的第一下种弯管底端与第一下肥管水平距离7-15cm。
所述的双圆盘施肥播种开沟机构为:多个双圆盘施肥播种开沟器呈两排并列设置并交错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河东雄风农机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河东雄风农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8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