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压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9257.4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2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申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晓华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17;H01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压 交联 聚乙烯 绝缘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压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背景技术
电气化铁道27.5 kV单相铜芯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缆适用于交流单相、工频、额定电压27.5 kV电气化铁道供电线、自耦变压器供电线,以及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自耦变压器所引出的馈电线等。随着新建铁路、旧线路电气化改造和日常维护,铁道用电缆的使用量也会越来越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铁道行业标准TB/T 2822--1997《电气化铁道27.5kV单相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中规定有两个型号,两个型号的电缆结构相同,选用的材料除塑料包带和护套材料不同外,其它均相同。根据生产经验,疏绕铜丝很容易“勒”进绝缘屏蔽层,严重时会损伤绝缘,导致电缆击穿。同时,大部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强度较差,从而影响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抗压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其不仅安全可靠不易被击穿,而且抗压性能更好,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压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所述电缆中心置有导体,所述导体外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塑料包带、外护套,所述绝缘层为由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导体内含有纤维束加强芯,所述外护套壁厚中央位置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且沿电缆纵向方向设置的高强度钢丝。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屏蔽层由疏绕的软铜线及其表面反向绕包的铜带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套为改性高密度聚乙烯护套。
作为优选,所述导体选用绞合紧压圆形铜导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厚度为0.6~0.7mm。
作为优选,所述导体屏蔽层内侧还设有一圈钢丝编织成网状的骨架抗压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缆通过在绝缘屏蔽层外绕包1—2层半导电带,再疏绕屏蔽铜丝,这可以有效地保证疏绕铜丝屏蔽交联电缆的质量。电缆采用塑料带将金属屏蔽层与护套层隔离,以防止护套对金属的腐蚀。通过添加纤维束对导体绞合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大大改善其柔软性,提高导体的适应性。在护套的壁厚中央设置由两根平行放置的高强度钢丝构成抗拉构件,有助于提升电缆强度,在电缆承受较大拉力时能对电缆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所述导体屏蔽层内侧还设有一圈钢丝编织成网状的骨架抗压层,进一步提升了电缆的拉压性能。所述导体屏蔽层内侧还设有一圈钢丝编织成网状的骨架抗压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体,2.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金属屏蔽层,6.塑料包带,7.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抗压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所述电缆中心置有导体1,所述导体1外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金属屏蔽层5、塑料包带6、外护套7,所述绝缘层为由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导体内含有纤维束加强芯,所述外护套壁厚中央位置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且沿电缆纵向方向设置的高强度钢丝。其中,所述金属屏蔽层由疏绕的软铜线及其表面反向绕包的铜带构成;所述外护套为改性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所述导体选用绞合紧压圆形铜导体结构;所述绝缘层厚度为0.6~0.7mm;所述导体屏蔽层内侧还设有一圈钢丝编织成网状的骨架抗压层。
本发明主要针对抗压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结构所进行的改进,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变化及等效变换,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晓华,未经申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9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