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自动疏放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60104.1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7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凯;张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T1/20 | 分类号: | F16T1/20;F16T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滕一斌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疏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压自动疏放水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是低于大气压的状态,以一个标准大气压力为基准线,高于基准的为正压,低于基准的为负压,凡压力比大气压力低的容器里的空间称为真空。
真空管道或真空设备是电厂中常见却又特殊的工艺设施,因其内部压力低于大气压,出现真空,因此产生了负压,真空管道或真空设备内的疏水无法像常压管道或设备一样疏水至大气压下。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抽真空管道的在线疏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以电厂凝汽器抽真空管道为例,因管道内为负压,蒸汽持续冷凝于管壁形成冷凝水,但冷凝水无法在大气压下排出,只能对管道采取连续放坡布置,管道中间有一个最高位点,从最高位点分别向凝汽器侧和真空泵侧连续放坡,依靠坡度使冷凝水自流回凝汽器或真空泵,中间不能出现向下π形弯,否则会因为无法疏水而形成液柱栓塞,阻塞气道,严重影响抽真空泵的性能,进而造成凝汽器背压升高,电厂出力下降的后果。而依靠连续放坡这种方式也存在弊端,尤其是在核电厂汽机房内,伴随凝汽器的几何尺寸越来越大,凝汽器抽真空管道的跨距也随之增大,以某核电工程凝汽器抽真空管道2%放坡坡度为例,因为连续放坡,抽真空管道在垂直方向的标高变化达2米之多,垂直2米内的管道都要考虑抽真空管道的布置以防止碰撞,这对于汽机房日益紧张的管道布置空间而言,是非常困难的,某核电工程的抽真空管道因管道碰撞与连续放坡的矛盾,不得不多次大范围修改抽真空管道布置。
同样,解决真空设备的在线放水一直以来也都是个难题。以某核电工程真空罐放水为例,参见图1所示,为实现真空罐D内的积水排放,需要串接一个放水罐E,并安装三个手动阀门A、B、C,放水时依次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再打开阀门C,实现放水,放水完毕要依次关闭阀门C、关闭阀门B、再打开阀门A,实现与真空罐联通。这就需要电厂操作员经常去现场进行放水操作,而且整个操作过程比较繁琐,需要各阀门按照开关顺序依次操作,较易因误操作造成真空环境与大气联通造成真空度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压自动疏放水装置。通过浮桶、磁铁、自重力进行工作,实现负压管道或真空设备低位点在线放水,有利于节约能源。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压自动疏放水装置,该装置至少包括:浮桶、外桶体、桶盖、磁铁;所述外桶体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桶盖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大气平衡管,且下部伸入所述外桶体内腔;所述外桶体内设置有所述浮桶,所述浮桶顶面设置有所述磁铁。
具体地,该装置至少还包括:导向杆、导向管、通气塞、出水塞、进水塞、配重盒、限位杆、连杆及弹簧。
具体地,所述浮桶内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内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顶部设置有进水塞,底部设置有出水塞;所述浮桶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槽。
具体地,所述外桶体内腔底部中心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浮桶的导向槽,且上部伸出所述外桶体至所述桶盖内腔,所述浮桶沿所述导向杆上下浮动。
具体地,所述桶盖内顶面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对称设置在进水管两侧,所述限位杆底部设置有上磁铁,所述上磁铁与所述浮桶顶面设置的下磁铁的N、S极相对设置。
具体地,所述桶盖顶部的所述大气平衡管上设置有通气塞,所述通气塞的杆部设置有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浮桶内腔顶部设置有配重盒,所述配重盒内设置铅块配重。
具体地,所述浮桶的底部联接有柔性线绳,所述柔性线绳下端联接堵盖。
具体地,所述堵盖通过销轴活动联接在轴座上,所述轴座固联在所述外桶体内腔底部。
具体地,所述进水管上部连通负压管道或真空设备的低位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外桶体内设置的浮桶及浮桶顶面设置的磁铁,根据负压原理,不需要外部电力、气动装置驱动,依靠磁力、浮力、自重力进行工作,有利于节约能源;只需将进水管上部与外界负压管道或真空设备低位点连通,即可实现负压管道或真空设备低位点在线放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真空罐内的积水排放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0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低温压力容器支撑帽绝热结构
- 下一篇:灯光控制台单屏幕升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