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导热片成型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0225.6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1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35/02;B29C4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导热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导热片成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超薄导热片的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尤其是手机及平板电脑、超极本等的发展,其对作为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片要求也越来越薄,甚至要求导热片厚度在0.15mm以下。相应地,生产超薄导热片的成型设备也成为了现实的需求。
超薄导热片不仅要求厚度薄,0.15mm甚至0.1mm以下,同时由于界面间隙的要求,其对成型的精度也有严格的要求。
而目前导热片厂家的薄的导热片厚度普遍在0.3mm左右,难以满足现实的要求,同时,也尚未有关于超薄导热片成型设备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控制导热片厚度的成型设备。
该超薄导热片成型设备包括精密辊筒压延机、红外测厚仪、热硫化烘道三个部分。
其中,所述的精密辊筒压延机由三组或三组以上辊筒构成,每组辊筒有两个上下处于同一垂直面的同样大小的辊筒构成,辊筒间距通过数字压力控制器实现精密升降。超薄导热片的厚度可以通过增加辊筒组数而更加精密。辊筒的长径比在1.2~1.8之间,优选1.2~1.5,辊筒长径比越大,对于导热片厚度控制越不利。辊筒圆度圆度精确至0.002mm以内,直径度精确至0.004mm以内。
在生产时通过各组辊筒由前到后辊筒间距逐渐缩小的方式进行压延,将导热片压延至合适的厚度。
本发明所述的红外测厚仪是非接触式在线红外测厚仪。压延过后和烘烤过后分别测定导热片两侧的厚度,实现对导热片的准确测量。
本发明所述的热硫化烘道为半封闭式热硫化烘道,烘道长度不小于10m,烘道内有效加热区域不小于8m,烘道内有效加热区域内温差不超过5℃。其加热方式为电加热管加热平板对未成形的导热片进行加热。加热硫化时加热优选在100℃以下,更优选在80~90℃之间。过高的温度容易造成导热片成型收缩,过低的温度会造成硫化时间过长,需要的硫化烘道也过长。
在成型之后,既可以对导热片进行收卷,也可以对导热片进行直接裁切。
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有效控制导热片的厚度,满足电子设备的精密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超薄导热片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表示未成形的粘稠导热片料,2表示导热片料的上、下保护膜,3表示辊筒压延机,4表示红外测厚仪,5表示加热板,6表示电加热管,7表示已成型的带有保护膜的导热片,8表示热硫化烘道的半封闭罩。
具体实施方式
本设备运行时,导热片料的上、下保护膜2夹着未成形的粘稠导热片料1经过辊筒压延机3,通过几组辊筒压薄后由红外测厚仪4测定导热片两侧的厚度,实现对导热片的准确测量,压好的导热片通过加热板5加热成型,从而得到已成型的带有保护膜的超薄导热片。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0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系统中真空管联箱管道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