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水表面、制备方法及其在滴状冷凝传热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0704.8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王权岱;丁玉成;崔志波;严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1/00 | 分类号: | B82B1/00;F28F27/00;B82B3/00;B82Y30/00;B82Y40/00;B05D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表面 制备 方法 及其 冷凝 传热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纳米制造以及冷凝传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疏水表面、制备方法及其在滴状冷凝传热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能源日益紧张的问题成为各国相关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对于热能这种应用普遍的能源形式,如何提高热能应用过程中的传热效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冷凝传热作为一种有效的传热方式,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而滴状冷凝传热作为一种理想的冷凝传热方式,具有很高的传热系数,比现代工业广泛应用的膜状冷凝传热系数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冷凝传热应用前景广阔,如果在生产生活中均实现滴状冷凝,一定能够大幅度减少能耗、提高余热利用效率进而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并最终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自从研究人员发现荷叶效应及其表面的微纳米两级结构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通过构筑具有微纳米结构的疏水或超疏水表面来研究其对冷凝的影响。如杜克大学的Chen等仿照荷叶表面的结构,在硅基底上构筑了一系列微米柱,并在上面沉积了一层碳纳米管,在这种微纳米结构的表面上,冷凝的液滴倾向于呈现更为稳定的Cassie状态,通过对表面进行十六硫醇处理,能够形成滴状冷凝并使液滴脱落速度加快。
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要么通过构建微纳米结构形成滴状冷凝状态,要么通过构建微米结构促进冷凝物的排泄,鲜有文献研究各向异性微纳米结构疏水表面对滴状冷凝过程的影响。实际上,冷凝传热过程中冷凝壁的空间位置、强制对流换热中的气体流动等均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
各向异性润湿表面(包括各向异性疏水表面)主要应用于微流体、生物医学设备等领域。Kim等通过复制模塑技术和几何形状可控的斜电子束辐照技术制备出具有长径比大约10的弯曲的纳米纤维表面,认为这种表面对流量阀或微流体设备中液滴运动的控制有潜在的应用价值。Sun等通过纳米压印光刻技术制备了一维栅线结构表面并研究了细胞排列的热动力学基础,发现细胞在栅线结构上的接触导向是由细胞扩散过程中遇到的能量壁垒引起的,作者认为这对于设计用于特殊形状细胞导向的表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疏水表面、制备方法及其在滴状冷凝传热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疏水表面,该疏水表面为微纳米两级结构,微纳米两级结构的表面上设置有疏水涂层,所述疏水表面具有各向异性润湿性。
所述微纳米两级结构具有各向异性。
所述微纳米两级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底上的栅线形微米结构以及设置于栅线形微米结构上的纳米柱状阵列。
所述栅线的方向在冷凝传热过程中与重力方向保持一致。
所述栅线形微米结构使疏水表面形成条形的凸起和凹槽,纳米柱状阵列遍布于凸起和凹槽上。
上述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该疏水表面直接在基底表面构建,或者将制备好的具有微纳米两级结构的疏水柔性薄膜固定于基底表面上。
上述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旋涂、光刻结合的方法在金属样片的表面上制作具有栅线图形的光刻胶绝缘屏蔽膜;
2)经过步骤1)后,将金属样片作为电解阳极,通电实施电解;
3)电解结束后,去除金属样片表面上的光刻胶绝缘屏蔽膜,得到制备于金属样片表面上的栅线形微米结构;
4)用籽晶辅助的化学水浴沉积法在栅线形微米结构上生长氧化锌纳米棒,获得微纳米两级结构;
5)对微纳米两级结构表面进行氟化处理,得疏水表面。
上述疏水表面在滴状冷凝传热中的应用。
所述滴状冷凝传热的实际应用工况包括自然对流换热或者气流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的强制对流换热。
本发明所述疏水表面具有各向异性润湿性,一方面其微纳米两级结构能够促进滴状冷凝的实现,比常见的膜状冷凝能大幅提高传热效率,另一方面表面结构、润湿性的各向异性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冷凝过程中水滴的合并、脱落,在重力等因素影响下加速液滴的排泄,进一步提高冷凝传热效率。
本发明通过在基底表面构建微米纳米尺度的两级结构并结合表面氟化处理手段获得疏水表面,以此来促进冷凝过程中滴状冷凝状态的形成;该疏水表面可以直接在基底表面构建,也可以将制备好的具有微纳米两级结构的疏水柔性薄膜固定于基底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0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左、右连接支架侧面铣削夹具
- 下一篇:活塞杆钻孔压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