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留设条带煤柱的开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1226.2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泉;李伟;张红日;阎莎莎;刘海林;孔令珍;王修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带 开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柱的开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留设条带煤柱的开采方法,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对建(构)筑物压覆的煤炭资源开采的主要技术方法是采用条带法开采。条带开采需要留设一定宽度的保护煤柱来支撑上覆岩层,这就造成大量的煤炭资源呆滞,煤炭资源回收率低,使煤炭资源短缺的问题更为突出。地表的建(构)筑物将长期甚至永久存在,这就使条带开采后剩余的煤炭资源呆滞,造成宝贵的有限的煤炭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留设条带煤柱的开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留设条带煤柱的开采方法,采用先对留设条带煤柱中间进行开采、充填,后进行两侧开采的方式,其具体步骤如下:
a、条带煤柱开采后留设保护煤柱,保护煤柱两侧分别是采空区;
在条带煤柱开采后留设保护煤柱中间布置一个小条带工作面进行开采,对留设保护煤柱先部分回收;
b、在留设保护煤柱中间开采一个小条带工作面,对小条带工作面开采后的采空区用充填体进行充填,充填体选用膏体材料;
c、在小条带工作面开采完毕后,要进行矿山压力观测,并同时监测充填体和剩余小煤柱的受力情况,以确定上覆岩层的运动情况,为下一步开采打下基础;
d、在上覆岩层稳定和充填体有足够的支撑力后,再分别开采剩余小条带煤柱,只剩下充填体支撑上覆岩层,达到了全部回收煤柱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简便易行,全部回收了条带开采后留设的保护煤柱,提高了资源的回收率。本发明可保证上覆岩层稳定,同时提高资源的回收率。较以往相比,解放了大量的呆滞的煤炭资源,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缓解了煤炭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条带开采后的煤炭资源赋存情况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开采一个小条带工作面,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后的结果图。
图3为采用本发明开采剩余的小煤柱后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先对留设条带煤柱中间进行开采、充填,后进行两侧开采的方式,其具体步骤如下:
1、如图1所示,条带煤柱开采后留设保护煤柱21,保护煤柱两侧分别是采空区11和12。
在条带煤柱开采后留设的保护煤柱21中间布置一个小条带工作面进行开采,对留设保护煤柱21先部分回收;
2、如图2所示,在留设保护煤柱21中间开采一个小条带工作面,对小条带工作面开采后的采空区用充填体3进行充填,充填体两侧剩余小条带煤柱22和23。充填体选用膏体材料,然后往后推压。在工作面推进工程中,每推进一个循环步距,就用充填体充填一次,充填时一定要接顶且压实,保证充填效果。
3、在小条带工作面开采完毕后,要进行矿山压力观测,并同时监测充填体和剩余小条带煤柱22和23的受力情况,以确定上覆岩层的运动情况,为下一步开采打下基础。
4、如图2、图3所示,在上覆岩层稳定和充填体有足够的支撑力后,再分别开采剩余小条带煤柱22和23,只剩下充填体3支撑上覆岩层,两侧分别为采空区13和14,达到了全部回收煤柱的目的,提高了资源的回收率。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1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