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吸合、释放滑块的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1330.1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正明 |
主分类号: | F16F9/50 | 分类号: | F16F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释放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尤其涉及一种以弹性胶体为缓冲介质的缓冲器。
背景技术
在缓冲减震领域,缓冲器运用十分广泛,其主要作用是吸收各种冲击能量、保护设备和降低噪音等。
但是滑块在撞击缓冲器时,由于冲击能量过大,缓冲器中活塞来不及工作,造成滑块出现反弹现象,如何避免该现场的发生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吸合、释放滑块的缓冲器,该缓冲器解决了滑块在冲击缓冲器时,滑块出现反弹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吸合、释放滑块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呈圆柱形,且用于填充缓冲介质的缸体,在该缸体的开口端密封设有缸盖,所述缸盖的中心通孔中密封活动配合有一活塞杆,该活塞杆的右端设有活塞体组件,该活塞体组件适于在所述缸体内作活塞运动;在缓冲工作时,所述缸体的右端面作为与滑块相碰撞的接触面,该右端面上铺设有用于缓冲滑块撞击的缓冲层,该滑块为磁性滑块;所述缸体的侧壁中绕设有电磁线圈,所述活塞体组件的右端面上设有用于检测介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与一处理器模块相连。
所述缓冲器包括:当所述滑块撞击所述缸体的右端面时,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介质压力值,控制一直流电流驱动模块输出与该介质压力值相匹配的直流电流,使所述电磁线圈产生相应的磁场,以吸合所述滑块;直至所述处理器模块测得介质压力值为均衡值时,控制所述直流电流驱动模块产生反向输出直流电流,以释放所述滑块。
进一步,为了有效的缓冲滑块的冲击能量,所述缓冲器为三级缓冲器,包括:首级缓冲器、中间级缓冲器和末级缓冲器;所述首级缓冲器、中间级缓冲器、末级缓冲器分别包括:呈圆柱形,且用于填充缓冲介质的缸体,在该缸体的开口端密封设有缸盖,所述缸盖的中心通孔中密封活动配合有一活塞杆,该活塞杆的右端设有活塞体组件,该活塞体组件适于在所述缸体内作活塞运动,且与所述缸体的内壁活动密封配合;其中,所述首级缓冲器的缸体构成所述中间级缓冲器的活塞杆,所述中间级缓冲器的缸体构成所述末级缓冲器的活塞杆;在缓冲工作时,所述末级缓冲器的缸体右端面作为与滑块相碰撞的接触面;所述电磁线圈绕设于所述末级缓冲器的缸体的侧壁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首级缓冲器的活塞体组件的右端面上;各级缓冲器的活塞体组件适于在作活塞运动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介质压力,调节相应缸体中的介质往返流量,以控制活塞运动的速度。
进一步,所述活塞体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左、右活塞体,该左、右活塞体上对称设有若干个用于介质轴向流动的通孔,左、右活塞体的相邻端面之间的密封配合,以使作活塞运动时,介质仅通过所述左、右活塞体上的各通孔实现往返流动;所述左活塞体内设有用于放置电机的空腔,该电机由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其转子连接于所述右活塞体,用于根据介质压力带动该右活塞体旋转,以控制左、右活塞体上的各通孔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控制介质流量,即控制活塞运动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处理器、直流电流驱动模块产生与冲击压力相匹配的磁场以吸合滑块,防止滑块因冲击能量过大造成反弹,并且到缓冲结束后能快速释放滑块;(2)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冲击能量波动,而造成多级缓冲器无法协调工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冲击能量,并且适当的调节各级缓冲器的介质往返流量,以控制各活塞体组件的运动速度,使各级缓冲器协调工作,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某一级缓冲器因为冲击能量过大,其余缓冲器来不及压缩,而造成该级缓冲器长期工作在高压状态下,容易造成损坏;(3)通过左、右活塞体中的各通孔配合,以控制相应缸体中的介质往返流量,从而改变相应活塞的往返速度,以缓解各级缸体的腔内压力,延长缓冲器寿命;(4)该三级缓冲器无需考虑介质不同,适用场所广泛,无需另外调节缓冲器工作顺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本发明的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发明的三级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本发明的三级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本发明的三级缓冲器中的活塞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活塞体组件的工作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控制电路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正明,未经吴正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1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提取莲雾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 下一篇:双层覆铜层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