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芯、分立芯组、制造定子的方法及旋转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1645.6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5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入江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1/14;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分立 制造 方法 旋转 电机 | ||
技术领域
在此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定子芯、分立芯组、制造定子的方法及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上可得到由上下层压的多个环形芯板形成的定子芯。该定子芯包括筒状轭及沿轭的圆周方向以预定间隔布置的多个齿。这些齿从轭开始向内突出。
对于这种层压结构的定子芯,公知一种定子芯,其中,借助由敛缝等形成的接合部使均具有齿部的多个分芯互连而形成芯板(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6-311738号公报)。
使用这些芯板使得能够在通过接合部线性打开芯板的状态下执行缠绕。这有助于提高缠绕作业的效率。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6-311738号公报公开的构造中,因为通过敛缝而形成连接部,所以增加了定子芯中的铁损耗。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在此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能够减少铁损耗的定子芯、分立芯组、制造定子的方法及旋转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子芯,该定子芯是通过上下层压多个环形的芯板而形成的,所述定子芯包括:筒状的轭;以及多个径向突出的齿,这些齿沿所述轭的圆周方向以预定间隔布置,其中,每个所述芯板包括多个环状布置的分芯,各个所述分芯具有形成所述轭的轭部以及从所述轭部突出并形成所述齿的齿部,所述轭部包括在所述齿部的横向两侧延伸不同长度的第一轭部分与第二轭部分。
通过在此公开的定子芯、分立芯组、制造定子的方法及旋转电机,能够减少铁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定子芯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组成本定子芯的第N层的环形芯板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组成本定子芯的第N+1层或第N-1层的环形芯板的说明图。
图4是在层压方向上看时本定子芯的局部剖切分解立体图。
图5A是从定子芯外部看时本定子芯的层压形式的说明图。
图5B是示出本定子芯中的磁路的说明图。
图6是表明本定子芯中的磁滞损耗及比较例中的磁滞损耗的说明图。
图7A与图7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定子的方法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8是描述第一种制造定子的方法的第一步骤的说明图。
图9A是示出槽口保持在开放状态下的本定子芯的说明图。
图9B是示出安装上定子线圈的本定子芯的说明图。
图10是描述第二种制造定子的方法的第一步骤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设置有本定子芯的马达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本定子芯的变型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详细描述在此公开的定子芯、分立芯组、制造定子的方法及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定子芯)
首先,将参照附图简要描述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定子芯。图1是示出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定子芯1的立体图。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定子芯1用于例如随后将描述的马达10(参见图11)。如图1中所示,通过上下层压多个金属制环形芯板2而形成定子芯1。如此层压的芯板2的数量可根据期望的特性而适当设定。如图1中所示,通过层压芯板2而形成的定子芯1包括筒状的轭11及多个向内突出的齿12,这些齿以预定间隔沿轭11的圆周方向布置。
如随后将阐明的,利用彼此邻接的齿12之间形成的槽口13,如稍后所述将定子线圈4安装至各自的齿12,由此提供定子芯100(参见图9B)。
参照图2与图3,每个芯板2构造成包括多个(例如十二个)环形分芯3,这些分芯各自具有预定形状的齿部31。在图2与图3中,附图标记C表示芯板2的环心,该环心成为定子芯1的假想中轴线。
如图2与图3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每个分芯3包括轭部32及从轭部32突出的齿部31。当将芯板2上下层压时,分芯3的层压轭部32构成轭11。分芯3的层压齿部31构成齿12。
每个分芯3的轭部32包括第一轭部分321与第二轭部分322,第一轭部分与第二轭部分在齿部31的横向两侧延伸不同的长度。
更具体地说,轭部32由第一轭部分321与第二轭部分322组成。第一轭部分321与第二轭部分322朝左侧和右侧延伸,从而具有由不同的角α与角β限定的长度,角α与角β是关于连接齿部31的中心与环心C的中心线的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安川电机,未经株式会社安川电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1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