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应用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1964.7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2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黎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应用 业务 处理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应用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后端即服务(BaaS,Backend as a Service)平台为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整合云后端的边界服务,属于一种云服务技术。BaaS平台一般是向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一个共有的大后端,可以称作BaaS后端,以便为应用开发者开发的移动应用(即移动端侧的应用客户端)提供各种后端服务。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移动端侧的应用客户端可以与BaaS后端直接进行信息交互,向BaaS后端请求各种后端服务,例如,可以包括:数据库服务、分布式文件存储服务、短信服务、Push服务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服务等,BaaS后端根据应用客户端的请求,向其返回请求的后端服务结果。
在BaaS机制中,由于是多种应用客户端共用一个BaaS后端,所以多种应用客户端需要采用统一的方式向BaaS后端请求后端服务,所以,在现有技术中,BaaS平台预先提供了软件开发工具包(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应用客户端可以使用BaaS平台提供的SDK向BaaS后端发起后端服务请求,并接收BaaS后端返回的后端服务结果。
然而,由于SDK是BaaS平台提供的,所以,移动端侧的应用客户端只能通过SDK所包括的各种固定方式与BaaS后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简单的后端服务,即存储和获取数据。应用开发者在开发移动应用时,无法实现对数据的一些灵活处理,如修饰和过滤等处理,而对数据的这些灵活处理正是一些稍复杂的移动应用必须具有的功能。并且,BaaS平台仅能为移动应用提供后端服务,而无法提供其它非后端服务的业务处理,从而导致BaaS平台为移动应用所能提供的服务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应用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云服务技术为移动应用提供服务的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应用的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平台即服务PaaS平台侧的PaaS应用接收来自移动端侧的与所述PaaS应用对应的应用客户端的业务处理请求;
当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用于请求进行非后端服务处理时,按照与请求的非后端服务对应的非后端服务处理方式进行业务处理;
当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用于请求进行后端服务处理时,按照与请求的后端服务对应的后端服务处理方式,通过与所述PaaS平台侧的PaaS云服务端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行业务处理;
向所述应用客户端返回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处理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应用的业务处理装置,集成于平台即服务PaaS平台侧的PaaS应用,包括:
交互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端侧的与所述PaaS应用对应的应用客户端的业务处理请求;以及向所述应用客户端返回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处理响应;
非后端服务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用于请求进行非后端服务处理时,按照与请求的非后端服务对应的非后端服务处理方式进行业务处理;
后端服务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用于请求进行后端服务处理时,按照与请求的后端服务对应的后端服务处理方式,通过与所述PaaS平台侧的PaaS云服务端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行业务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应用的业务处理系统,包括:平台即服务PaaS平台侧的PaaS应用和所述PaaS平台侧的PaaS云服务端,其中:
所述PaaS应用,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端侧的与所述PaaS应用对应的应用客户端的业务处理请求;并当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用于请求进行非后端服务处理时,按照与请求的非后端服务对应的非后端服务处理方式进行业务处理;并当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用于请求进行后端服务处理时,按照与请求的后端服务对应的后端服务处理方式,通过与所述PaaS云服务端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行业务处理;以及向所述应用客户端返回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处理响应;
所述PaaS云服务端,用于通过与所述PaaS应用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行后端服务操作。
本发明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1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摄像的手持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感知实体动态协同模型建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