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分离闪蒸脱气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2144.X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书;李雪梅;王蓉;蔡宏伟;张国礼;秦立峰;胡徐彦;黄莉;秦晓光;万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1/06 | 分类号: | C10G31/06;B01D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闪蒸 脱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从含硫油井产物(原油、天然气、水)中脱除含硫化氢的天然气和溶解在原油和水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闪蒸脱气罐。
背景技术
从原油中分离出C1-C4轻组分以及溶解在油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方法有负压闪蒸法、正压闪蒸法和分馏法。常用的是负压闪蒸法。通过用较低温度的负压闪蒸法比用较高温度的正压闪蒸法脱气效果好,能耗少。使用的主要设备是立式闪蒸脱气塔,(简称:脱气塔)。其结构至上而下由排气口、捕雾器、液滴沉降段、进料分布器、气液分离段、塔体、和储液段组成。
进脱气塔物料从塔体中上部的进料口进入塔内设置的进料分布器,分布器之上为液滴沉降段,一般高度与塔直径D相同,但不小于1米;液滴沉降段之上设捕雾器,一般高度不小于400mm;进料分布器下部为气液分离段,高度一般不小于600mm;分离段的气体向上流动进入其上的液滴沉降段,液体向下进入下部塔盘;在塔体内设4-6层塔盘,并留有气体通道,塔盘的喷淋密度取40-80方/米2.时,这部分高度不小于3米;储液段:塔底储液段的液面在满足泵吸入的前提下,储液在塔底的停留时间宜为3-5分钟。根据上述各部分特征设计的脱气塔的高度一般不小于9米,这高度极大地限制了脱气塔在海上平台两层甲板之间高度不足8米的空间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度小,脱气效果好,防泡沫和防液泛性强的气液分离闪蒸脱气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气液分离闪蒸脱气罐,它主要由进料塔体、涤气器和卧式储液罐构成,所述进料塔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塔体中设有进料分布器、气液分离段和塔盘,所述进料分布器设在气液分离段的上方,进料塔体设在卧式储液罐的顶部并与之相通,卧式储液罐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卧式储液罐的顶部设有涤气器与之相通,所述涤气器上设有排气出口,中设有液滴沉降段和捕雾器,所述捕雾器设在液滴沉降段的上方。
所述进料塔体设在靠近卧式储液罐一端的顶部,所述涤气器设在靠近卧式储液罐另一端的顶部。
所述进料塔体设有两个,两个进料塔体设在靠近卧式储液罐两端的顶部,所述涤气器设在卧式储液罐中间的顶部,两个进料塔体共有一个涤气器和一个排气口。
所述卧式储液罐内的中部设有左右分隔的隔板,隔板的顶部与卧式储液罐内的顶部留有间隙,所述排液口设有两个,两个排液口设在卧式储液罐的底部且位于隔板的两侧。
所述卧式储液罐的底部设有底座。
本发明运用于脱除含硫油井产物(原油、天然气、水)中含硫化氢的天然气和溶解在原油和水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以免造成污染油气集输系统中的其它油井产物,保护下游管线和设备,同时也减少下游设备的脱硫负担;也运用在海上平台、FPSO浮式生产储油轮上和陆上处理站的原油稳定、油井产出物、原油和含油污水的脱硫化氢和脱二氧化碳以及海水脱氧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上述气液分离闪蒸脱气罐,比传统的相同规格的气液分离脱气塔的高度降低了2.5米以上,并取得更好的脱气、防泡沫和防液泛的效果;采用卧式储液罐更有利于气液的分离,具有极佳的脱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塔体;2、卧式储液罐;3、进料口;4、气液分离段;5、进料分布器;6、排液口;7、涤气器;8、液滴沉降段;9、捕雾器;10、隔板;11、底座;12、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气液分离闪蒸脱气罐,包括有进料塔体1、涤气器7和卧式储液罐2,所述进料塔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进料塔体1中设有气液分离段4和进料分布器5,所述进料分布器5设在气液分离段4的上方,卧式储液罐2的底部设有排液口6,所述卧式储液罐2的顶部设有涤气器7,所述涤气器7上设有排气口12,中设有液滴沉降段8和捕雾器9,所述捕雾器9设在液滴沉降段8的上方。所述液滴沉降段8的长度与塔直径相同,且不小于1米。所述进料塔体1设在靠近卧式储液罐2一端的顶部,所述涤气器7设在靠近卧式储液罐2另一端的顶部,卧式储液罐2设在底座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21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云平台的多功能静脉采集方法
- 下一篇:基于人脸识别的小区门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