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防触电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2189.7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7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吕昕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昕炜 |
主分类号: | H01R13/713 | 分类号: | H01R13/713;H01R13/717;H01R13/44;H01R13/10;H01R13/20;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触电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用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防触电插座。
背景技术
现在我们家庭中一般是用的插线板和插座的组合,就是一个插线板供给许多的用电器能量,往往是插线板有一个总的开关,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够实现单独控制每个用电器的开关,不能够在不拔插座的情况下实现对每个用电器的开关,如果我们直接把插线板的开关关掉,那么就会造成其他用电器无法使用的情况,这时候就会造成能源的消耗,进而造成浪费。还有就是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采取拔下不用的插座来解决能源消耗的问题的话,在我们不断的拔插插座的过程中会产生火花,影响我们的安全。此外,在导线与外壳接触的地方经常出现漏电情况,很不安全,根据以上现在插座存在的一些问题,发明了新型的防触电插座,解决能源消耗浪费和产生火花影响安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防触电插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防触电插座,所述插座装置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金属片,另一端连接有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与塑料外壳接触点设置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设置为绝缘套,所述塑料外壳上还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塑料外壳固定在一起,所述开关上设置有LED指示灯,塑料的外壳可以保证绝缘性,所述插头上的开关附带有LED的指示灯,可以直观的看到,提示人们开关是否打开,是否已经接通电源,导线与塑料外壳接触点设置保护套,进一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片设置为可旋转式结构,同时使用三孔和两孔的插线板。金属片是旋转的,这样可以适应两孔和三孔的插座,避免造成只剩一个三孔的插线板两空插座没法用的情况,避免人们在生活中造成尴尬。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塑料外壳上还设置有小凸起,所述小凸起与开关是对称的。小凸起可以起到方便拔插的作用。便于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拔插插座,解决了因为手滑有事无法正常实现插座拔插的问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插座新增的开关、转金属片、LED等和小凸起的组合,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对插座的改动不是很复杂,但是给用户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活,通过开关的开合和LED灯的人性化的设计,将会改变人们对插座的使用习惯。方便人们生活,而且构造简单,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使电器更加贴切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简图;
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
其中,1.金属片,2.塑料外壳,3.LED指示灯,4.开关 ,5.小凸起,6.导线,7、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产品的认识,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新型的防触电插座,所述插座装置塑料外,2,所述塑料外壳2的一端设置有金属片1,另一端连接有导线6,所述导线6与塑料外壳2接触点设置保护套7,所述保护套7设置为绝缘套,所述塑料外壳上还设置有能够单独控制每个电源的开关4,所述开关4与塑料外壳2固定在一起,所述开关上设置有LED指示灯3。塑料的外壳可以保证绝缘性,所述插头上的开关附带有LED的指示灯,可以直观的看到,提示人们开关是否打开,是否已经接通电源,方便人们看电源开关的状态,导线与塑料外壳接触点设置保护套,进一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实施例2: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片1设置为可旋转式结构,同时使用三孔和两孔的插线板。金属片是可以旋转的,这样可以适应两孔和三孔的插座,避免造成只剩一个三孔的插线板两空插座没法用的情况,避免人们在生活中造成尴尬。
实施例3: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塑料外壳上还设置有小凸起5,所述小凸起5与开关4是对称的。小凸起5可以起到方便拔插的作用。便于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拔插插座,解决了因为手滑有事无法正常实现插座拔插的问题,给人们一个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方便人们的生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还是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昕炜,未经吕昕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21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