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刀片裂纹的激光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4482.7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0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梁;邓琦林;刘少彬;何建方;马万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宏图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B2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片 裂纹 激光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修复技术,具体为一种刀片裂纹的激光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刀片的材料含碳量高,使用时都经过淬火处理,表面硬度高(62HRC以上)。剪切时主要磨损在刃口部位,形成塌刃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刀片裂纹的激光修复方法,该方法修复的刀片具有良好的硬度、韧性,硬度可达60-65HRC。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片裂纹的激光修复方法,其步骤如下:
A.对刀片表面进行处理,对刀片进行失效分析;
B.对刀片进行进行预热,同时对刀片的磨损部位进行180-220℃局部预热;
C.根据失效分析的结果,优化工艺参数,进行逐层激光熔覆,从刀片的远离刀刃处开始激光熔覆,每层熔覆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3mm,后一层熔覆层覆盖在前一层熔覆层上,且后一层熔覆层的边缘从前一层熔覆层的边缘向外延伸1 mm 至3mm;
采用预置送粉的方式,以快速横流二氧化碳激光器为光源对齿轮进行连续搭接扫描;激光功率为1.8-2.0KW,标高为260mm 至280mm,光斑尺寸为10mm×1.8mm,扫描速度为110mm/min 至130mm/min,搭接量为6.5mm,送粉量为10g/min 至14g/min ;所采用的合金粉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5-1.0%,Cr:19-23%,Si:2.5-5.5%, B:2.5-4.5%, W:2.0-4.0%, Fe:13-16%, WC:43-47%,其余为Ni;
D.进行检测。
所述步骤A是对刀片进行除锈、打磨,检测刀片的尺寸,确定其变形量,去除刀片表面失效部位的疲劳层1-2mm,并进行清洗、晾干。
所述步骤D是检测刀片的表面硬度,检测刀片变形量,并对刀片表面进行机械加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用激光堆焊刀片,采用镍基高硬度合金加45%碳化物复合合金粉末对刃口部位堆焊,硬度可达到60-65HRC,激光堆焊层具有好的硬度、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刀片裂纹的激光修复方法,其步骤如下:
A.对刀片表面进行处理,对刀片进行失效分析;
B.对刀片进行进行预热,同时对刀片的磨损部位进行200℃局部预热;
C.根据失效分析的结果,优化工艺参数,进行逐层激光熔覆,从刀片的远离刀刃处开始激光熔覆,每层熔覆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3mm,后一层熔覆层覆盖在前一层熔覆层上,且后一层熔覆层的边缘从前一层熔覆层的边缘向外延伸1 mm 至3mm;
采用预置送粉的方式,以快速横流二氧化碳激光器为光源对齿轮进行连续搭接扫描;激光功率为1.9KW,标高为265mm,光斑尺寸为10mm×1.8mm,扫描速度为120mm/min,搭接量为6.5mm,送粉量为12g/min ;所采用的合金粉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 1.0%,Cr:23%,Si: 5.5%, B: 4.5%, W: 4.0%, Fe: 16%, WC:45%,其余为Ni;
D.进行检测。
所述步骤A是对刀片进行除锈、打磨,检测刀片的尺寸,确定其变形量,去除刀片表面失效部位的疲劳层1-2mm,并进行清洗、晾干。
所述步骤D是检测刀片的表面硬度,检测刀片变形量,并对刀片表面进行机械加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宏图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宏图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4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