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阀及安装有此安全阀的液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4844.2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付存银;贾春强;丁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阀 装有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阀及设置有该安全阀的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机械中,安全阀是煤矿用液压支架最重要的液压元件之一,在液压支架的控制系统中,控制液压支架实际工作阻力不超过允许值,以保证支架的正常支护能力及提供可靠的安全系数。
市场上的安全阀通常使用O型密封圈与阀芯过孔密封结构,该过孔密封结构能够使阀芯在开启与关闭过程中对密封作用的O型密封圈进行切割,该结构虽然能够对阀芯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但是阀芯频繁对O型密封圈进行刮蹭,容易造成O型密封圈损坏,从而影响安全阀的使用寿命。
因此,针对现有安全阀的过孔密封结构,容易导致安全阀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是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安全阀,以解决现有安全阀的过孔密封结构,容易导致安全阀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压支架,该液压支架设置有上述安全阀,能解决现有安全阀的过孔密封结构,容易导致安全阀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壳体内设置有阀芯、阀套、密封座和第一弹性元件;
所述阀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支撑,并滑动设置在所述阀套内;所述阀套通过O型密封圈与所述阀芯外壁滑动密封;
所述阀芯前端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进油腔内;所述阀芯内设置有与所述安全阀的卸荷腔连通的泄油管道;所述泄油管道的进油口设置在所述阀芯的前端;
所述密封座用于密封所述泄油管道的进油口,在所述安全阀的进油腔油压达到预定值后推动所述阀芯在所述阀套内滑动,并使所述泄油管道的进油口与所述密封座脱离,进行卸荷。
进一步地,所述泄油管道的进油口为设置在所述阀芯前端的内凹锥形油口;
所述密封座设置有外凸的锥形塞。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锥形油口的锥角为第一锥角;
所述锥形塞的锥角为第二锥角;
所述第一锥角不等于所述第二锥角。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前端还设置有围绕所述内凹锥形油口外的环形承压面,所述环形承压面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进油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外设置有挡块;
所述阀套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挡块滑移位置的第一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阀套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阀芯开启压力的调节螺堵;
所述调节螺堵螺接在所述阀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座的锥形塞外接有一圆筒臂;
所述圆筒臂内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圆筒臂在所述阀套内滑动的第二弹性元件;
所述阀套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圆筒臂滑移位置的第二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第一弹簧;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第二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堵通过端头螺堵安装在所述阀套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压支架,所述液压支架设置有上述的安全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阀,该安全阀的壳体内设置有阀芯、阀套、密封座和第一弹性元件;阀芯通过第一弹性元件支撑,并滑动设置在所述阀套内;阀套通过O型密封圈与阀芯外壁滑动密封;阀芯前端部分设置在壳体的进油腔内;阀芯内设置有与安全阀的卸荷腔连通的泄油管道;泄油管道的进油口设置在阀芯的前端;密封座用于密封所述泄油管道的进油口;通过在阀芯前端部分设置泄油管道的进油口,并通过密封座密封,O型密封圈设置在阀芯的外部,泄油时,高压油通过阀芯前端的进油口流到泄油管道然后经卸荷腔泄油,阀芯卸荷过程不需要运动切割O型密封圈,减少对O型密封圈的损坏,提高安全阀的使用寿命。
而且泄油过程中油液不流过O型密封圈,不会对O型密封圈造成污染,进一步提高O型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进油腔;12、排液孔;2、第二弹簧;3、密封座;31、锥形塞;4、阀套;41、第一限位块;42、第二限位块;43、卸荷腔;5、阀芯;51、泄油管道;52、内凹锥形油口;53、环形承压面;54、O型密封圈;55、挡块;6、第一弹簧;7、端头螺堵;8、调节螺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48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