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照明装置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4963.8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7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万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曹康华 |
地址: | 314015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照明 装置 驱动 电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照明装置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LED由于具有节能、环保、可光控、固体化、长寿命等很多优点,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领域。
在现有技术中,LED灯的灯头结构一般设计成与白炽灯、节能灯等原有照明灯相同的灯头结构,这样可以将LED灯直接替换原有照明灯,不仅便于安装,而且不改变原有照明系统的结构。
但是LED灯直接替换原有的照明灯后,替换后的LED灯的调光功能将无法发挥,如果对LED灯进行调光,必须在原有照明系统中另外接入调光器,这样就增加了LED灯的使用成本,并且在安装LED灯时还需要专业的安装人员安装调光器,安装复杂。另外,用LED灯直接替换原有的照明灯后,无法利用现有的调光器对LED灯进行调色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需改变当前照明装置及布局、直接替换传统照明光源、安装方便、兼容现有的调光器的LED照明装置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LED照明装置的驱动电路,包括交流电源、调光器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滤波单元,用于将从调光器出来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
整流单元,接收滤波单元输出的信号并整流成直流信号,然后输出;
变压器单元,与整流单元连接,包括初级与次级;
调光器相位检测单元,用于取样整流后K点电压信号,并将其转换成低压脉冲信号后输出;以及
反激转换单元,一端与调光器相位检测单元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与变压器单元的初级,该反激转换单元接收调光器相位检测单元输出的脉冲信号,然后根据这个脉冲信号调节流过变压器单元和第一晶体管的电流大小,从而控制LED照明装置的输出电流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栅极、漏极和源极,所述栅极与所述反激转换单元连接,所述漏极与所述变压器单元初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调光器相位转换速率检测单元、颜色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两个各自对应控制不同颜色LED照明装置的第二、第三晶体管,所述调光器相位转换速率检测单元实时检测K点电压并与参考电压比较后输出脉冲信号给颜色控制单元,颜色控制单元根据脉冲信号在一定时间内占空比的变化来控制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的打开与关断,从而改变LED照明装置的颜色状态。
如果是采用隔离电路时,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以电气隔离的光耦隔离单元,调光器相位转换速率检测单元输出的脉冲信号经过光耦隔离单元传送到颜色控制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和第三晶体管均为场效应管,分别包括栅极、漏极和源极,所述第二和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颜色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和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LED照明装置连接。
一种LED照明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LED照明装置电源开关;
当调光器对LED照明装置进行调光控制时,将从调光器出来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
将滤波后输出的信号整流成直流信号;
采样整流后K点电压信号后将其装换成低压信号传送到反激转换单元;
反激转换单元根据这个电压信号调节流过变压器单元和第一晶体管的电流大小,从而控制LED照明装置的输出电流大小。
作为优选,还包括以下步骤:当调光器对LED照明装置进行调色控制时,调光器相位转换速率检测单元实时检测K点电压并与参考电压比较后输出脉冲信号给颜色控制单元,当将调光器在短时间内的相位大小发生变化时,调光器相位转换速率检测单元输出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在短时间内也发生变化,颜色控制单元根据脉冲信号在一定时间内占空比的变化来控制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的打开与关断,从而改变LED照明装置的颜色状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无需改变当前照明装置及布局,LED照明装置可直接替换传统照明光源(例如:白炽灯、卤钨灯),安装方便,并且利用现有的调光器可以对LED照明装置进行调光调色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LED照明装置的驱动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LED照明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4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质广口容器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