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及中远红外兼容隐身膜系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5927.3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3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韩玉阁;王彬彬;李强;宣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28 | 分类号: | G02B5/28;G02B5/22;B32B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红外 兼容 隐身 结构 | ||
1.一种激光及中远红外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膜系结构是由硫化锌ZnS和银Ag两种材料层层交替构成的ZnS-Ag五层膜系结构,ZnS-Ag五层膜系的最底层是ZnS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及中远红外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nS-Ag五层膜系结构中,顶层ZnS和底层ZnS之间的Ag/ZnS/Ag膜系结构构成一个非对称F-P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及中远红外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nS-Ag五层膜系结构中,两层Ag膜为反射镜,两层Ag膜中间的ZnS膜为介质层,从而构成非对称F-P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及中远红外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Ag膜须厚度小于25nm;内层Ag膜厚度大于80nm;中间介质腔ZnS膜层的厚度 须满足以下关系:
在波长=1.06μm处,
其中,,,
为介质腔内的折射角,和分别为介质腔的折射率和厚度,
为各膜层的反射系数,j表示b、s下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59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