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6235.0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0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车万里;于永玲;李留忠;张磊;梁斌;鲍春伟;朱卫东;张立红;袁锦慧;郭卫东;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4/06 | 分类号: | C08F214/06;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乙烯 丙烯酸酯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制备步骤为:
1.1、按照质量比水:反应物总量=(1.2~2.0):1的量向聚合反应釜中加入水,再加入反应物氯乙烯单体质量0.08~0.12%的悬浮分散剂和氯乙烯单体质量0.06~0.10%的引发剂,搅拌均匀成水溶液;
1.2、在搅拌状态下将封闭的聚合反应釜,抽真空到-0.095~-0.10Mpa后将氯乙烯单体一次性加入聚合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并升温到50~65℃;
1.3、按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组成重量比率为99.5 %/0.5 %~90%/10%称取丙烯酸酯类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均分成2~6份,分2~6批加入聚合反应釜,首批丙烯酸酯类单体随氯乙烯单体一起加入,保持50~65℃的聚合温度;每10~40min后加入下批丙烯酸酯类单体;
1.4、反应完成后出料;
其中,每100g所得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增塑剂吸收量为3~10g,所得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表观密度为0.59~0.70g/mL,所得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在受热温度160℃、受热时间为10min时白度为67~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3中丙烯酸酯类单体采用滴加的方式连续加入,首滴丙烯酸酯类单体随氯乙烯单体一起加入,控制加入流速在0.1~1.0mL/min,直到滴加完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3中丙烯酸酯类单体在聚合反应釜内温度达到50~65℃的聚合温度后开始加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分散剂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单独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甲基丁腈、过氧化二碳酸二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脂、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基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苯氧乙酯、过氧化二碳酸双鲸蜡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双肉豆蔻酯中的一种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0g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增塑剂吸收量为3~4.5g,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表观密度为0.62~0.70g/mL,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在受热温度160℃、受热时间为10min时的白度为67~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62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静触头
- 下一篇:具有止推功能的抽屉式电容剪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