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7548.8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葛雷;胡世平;王亮;王勇纲;纪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煤气 除尘 气力 输送 系统 | ||
1.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蒸发冷却塔(1)、内置链式运输机(2)、卸灰主管(3)、仓泵(9)、气力输送管(19)和粗灰仓(20);
所述蒸发冷却塔(1)下方设有香蕉弯,所述内置链式输送机(2)倾斜布置并安装在所述香蕉弯下方;所述仓泵(9)安装在所述蒸发冷却塔(1)的下方,所述内置链式输送机(2)的卸灰口和仓泵(9)入口通过所述卸灰主管(3)连接,所述卸灰主管(3)上设有气动插板阀(4)、第一手动插板阀(5)和第一气动双闸板阀(6);所述仓泵(9)顶部设有第一真空压力释放阀(12);
所述气力输送管(19)与储气罐(16)连接,所述储气罐(16)的入口与第一氮气管(15)连接,所述第一氮气管(15)的入口和氮气总管相连;所述仓泵(9)和粗灰仓(20)通过气力输送管(19)相连,所述气力输送管(19)上设有第二气动双闸板阀(18),所述仓泵(9)底部设有第一流化装置;
所述储气罐(16)出口的氮气管分为两路,一路与所述第一流化装置连接,另一路与所述气力输送管(19)连接,所述储气罐(16)和仓泵(9)之间设有气动球阀(17);
所述粗灰仓(20)顶部设有仓顶布袋除尘器(21)和第二真空压力释放阀(22),所述粗灰仓(20)下锥斗内设有第二流化装置(32),所述粗灰仓(20)底部的下锥斗的卸灰口和第四手动插板阀(23)入口相连,所述第四手动插板阀(23)出口和粉尘加湿搅拌机(24)入口相连;所述粉尘加湿搅拌机(24)的出口和帆布软管(26)入口通过排灰管(25)相连;
所述氮气总管还与第二氮气管(29)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氮气管(29)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二流化装置(32)连接,另一路与仓顶布袋除尘器(21)连接;
第二氮气管(29)和第二流化装置(32)之间设调压阀(30)和电磁阀(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链式输送机(2)上设有第一事故卸灰主管(7),所述第一事故卸灰主管(7)上设有第二手动插板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主管(3)上设有事故卸灰支管(12),所述事故卸灰支管(12)上设有第三手动插板阀(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主管(3)和事故卸灰支管(12)之间设有连接管(13)。
5.根据权利要求所述1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灰仓(20)下锥斗上设有第二事故卸灰主管(27),所述第二事故卸灰主管(27)上设有第五手动插板阀(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泵(9)底部设有排水管(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链式输送机(2)的水平倾角为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75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